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黑龙江流域三千年历史,聚焦清廷与沙俄交涉,解析领土丧失原因。

内容简介

全书按时间顺序梳理黑龙江流域三千年的历史脉络,聚焦三百年的历史,以清廷与沙俄围绕黑龙江流域的交涉为核心内容,充分参考、详细爬梳中外史料,用纪事本末的体例,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将清代以来有关黑龙江流域的各色人等、桩桩往事呈现在读者面前。

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原因,是作者贯穿全书始终寻找答案的问题。通过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康乾时代的政策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远因,咸丰以来内忧外患的局面是导致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直接原因,而19世纪工业革命的世界变局,则是黑龙江流域领土丧失的外部因素。对于这些方面的原因,作者均有具体的论述,有极强地说理性,读后使人深受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谁来为黑龙江写一首歌
  • 第一章 在江之源
  • 一 大辽的移民与遗民
  • 二 “维此金源”
  • 三 五国头城
  • 四 斡难河的库里勒台
  • 五 吉林船厂
  • 六 爱新觉罗的故乡
  • 七 招抚与掳掠
  • 八 巴尔达齐和博穆博果尔
  • 第二章 沙俄的东扩
  • 一 叶尔马克的锁子甲
  • 二 一路向东的城堡
  • 三 寻找贝加尔湖
  • 四 黑龙江的诱惑
  • 五 第一支哥萨克匪帮
  • 六 哈巴罗夫
  • 七 松花江保卫战
  • 八 宁古塔将军巴海
  • 第三章 康熙之“算”
  • 一 叶尼塞斯克远征队
  • 二 根特木尔叛逃事件
  • 三 第一次东巡
  • 四 雅克萨小史
  • 五 更东的东巡
  • 六 郎谈之谈
  • 七 天使节的杀戮
  • 八 黑龙江城
  • 第四章 剑指雅克萨
  • 一 将军萨布素
  • 二 到雅克萨割庄稼
  • 三 黑龙江水师
  • 四 克复何轻易
  • 五 卷土重来的罗刹
  • 六 从扑剿到长围
  • 第五章 回望尼布楚
  • 一 全权大使戈洛文
  • 二 两个信使
  • 三 钦差索额图
  • 四 准噶尔之叛
  • 五 浩荡开来的大清舰队
  • 六 精细与粗放
  • 七 “自古以来”
  • 八 尼布楚之殇
  • 第六章 东北无战事
  • 一 屯田之艰
  • 二 一路后撤的将军府
  • 三 噶尔丹军中的大鼻子
  • 四 越境与盗猎
  • 五 “威伊克阿林”之谜
  • 六 萨布素案件
  • 七 大帝与大帝的隔空对话
  • 八 舅舅隆科多
  • 第七章 乾隆的尊威
  • 一 跪出个上国风范
  • 二 留学生弗拉迪金
  • 三 “借道”黑龙江
  • 四 嘴炮轰鸣
  • 五 一份机密的侵华作战方案
  • 六 弘历的问号
  • 第八章 戈洛夫金使团
  • 一 对黑龙江的新图谋
  • 二 沙皇的大礼
  • 三 潜入江口的“科考队”
  • 四 大使有点儿学者化
  • 五 库伦交锋
  • 六 拿破仑这样说
  • 第九章 祸起河口湾
  • 一 库页六姓
  • 二 南库页的沙俄“占领军”
  • 三 间谍间宫
  • 四 闯入的“贝加尔号”
  • 五 幸福湾的彼得冬营
  • 第十章 只需要几个楔子
  • 一 穆拉维约夫前传
  • 二 前省长的控告
  • 三 西伯利亚谍影
  • 四 哨所改名零售店
  • 五 清朝的将军
  • 六 侵入性地理勘察
  • 七 进占奇吉
  • 八 攫取库页岛
  • 第十一章 俄舰闯入黑龙江
  • 一 穆督的战争准备
  • 二 闯进一支沙俄船队
  • 三 初战堪察加
  • 四 叶名琛的情报
  • 五 尼古拉一世之死
  • 六 再闯黑龙江
  • 七 冻在江上的公使
  • 八 别了,涅维尔斯科伊
  • 第十二章 1856:清廷与俄廷
  • 一 两个朝廷的同与异
  • 二 “奕”字辈将军
  • 三 一个十二月党人之子来库伦
  • 四 由通航到强占
  • 五 卧底的达喇嘛
  • 六 死亡撤军路
  • 七 穆督摔官帽
  • 八 增设一个“滨海省”
  • 第十三章 南雨北云
  • 一 列强在白河有个约会
  • 二 讹诈的事儿绝不缺席
  • 三 公使吃了个大窝脖
  • 四 “我等不敢不据实奏闻大皇帝”
  • 五 一个美国佬到瑷珲
  • 六 “阿穆尔防线”
  • 第十四章 《瑷珲条约》出笼记
  • 一 普公使的韧劲儿
  • 二 奕山接奉密旨
  • 三 主随客便
  • 四 将星翻作客星单
  • 五 令无缓急
  • 六 逼签
  • 七 英诺森大主教
  • 八 报喜城
  • 第十五章 另一个谈判现场
  • 一 前度普郎今又来
  • 二 外兴安岭的两条尾巴
  • 三 强盗遇上强盗
  • 四 大沽口陷落
  • 五 耆英的背影
  • 六 抢签《中俄天津条约》
  • 第十六章 “共管”是一个梗
  • 一 普提雅廷“馅饼”
  • 二 阿木尔斯启
  • 三 庙街“旧碑”
  • 四 枷示外夷的吉拉明阿
  • 五 彻卜勒幅的非正常死亡
  • 六 “该人禀性难移”
  • 第十七章 小伊与《中俄北京条约》
  • 一 带上“黑龙江舰队”去中国
  • 二 谁先开的炮
  • 三 肃大人的气势
  • 四 函馆谈判
  • 五 小伊的小把戏
  • 六 两面人
  • 七 进入安定门
  • 八 最后缔结的密约
  • 第十八章 武力扩张的升级版
  • 一 “骗人者必受骗”
  • 二 强拆乌鲁苏木丹卡伦
  • 三 乌苏里卡伦的冬夜
  • 四 奕山的罪与罚
  • 五 惨淡经营
  • 六 “我在苦撑”
  • 七 乖人景淳
  • 八 珲春划界
  • 第十九章 大地与金沙
  • 一 洛古河卡伦
  • 二 “夹心滩”之争
  • 三 金沙的诱惑
  • 四 “极而吐加共和国”
  • 五 清剿金匪
  • 六 收回黑顶子
  • 七 潜入俄境的书生
  • 八 “金圣”李金镛
  • 第二十章 瑷珲的庚子年
  • 一 修铁路的竞赛
  • 二 甲午战争中的“奇字营”
  • 三 从调停到借款
  • 四 一份密约
  • 五 大屠杀
  • 六 寿山将军的献祭
  • 第二十一章 恢复何艰难
  • 一 千回百折程德全
  • 二 一个战胜国的“十年隐忍”
  • 三 交战与交涉
  • 四 重建瑷珲城
  • 五 “六十四屯遗迹在”
  • 六 彼岸的革命
  • 七 庙街事件(上)
  • 八 庙街事件(下)
  • 尾声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