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9千字
字数
2017-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论与实践探究人的品质与行为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介绍;第二部分主要对人的品质、人的行为以及品质与行为关系进行形而上学考察,从一般性意义对人的品质与行为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与演绎;第三部分是依据理论逻辑对实践活动中的人的品质与行为进行实践反思。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导论
- 第一章 人、品质、行为
- 第一节 人的品质内涵及其伦理特质
- 第二节 人的行为内涵及其伦理特质
- 第三节 人的品质与行为的伦理辩证
- 第四节 知行合一的实践难题
- 第二章 意愿、被迫、无知
- 第一节 伦理行为的三重维度
- 第二节 行为冷漠的伦理形态及实质
- 第三节 行为冷漠与伦理调适
- 第三章 人、目的、行为
- 第一节 行为的目的性
- 第二节 目的与行为实现
- 第三节 现实的目的与行为
- 第四章 人、利益、行为选择
- 第一节 认知、情感、意志
- 第二节 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 第三节 行为选择的伦理—道德生态
- 第五章 评价、品质、行为
- 第一节 道德自我评价与道德社会评价
-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二维形态
-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价值动因
- 第四节 道德评价的伦理基础
- 第六章 文化、价值、行为
- 第一节 人的品质的文化生成
- 第二节 人、品质、行为的伦理生态
- 第三节 文化、品质、行为的逻辑演进
- 第四节 文化品行:中方与西方
- 第七章 品质、行为、实践主体性
- 第一节 人的品质与实践主体性
- 第二节 人的行为与实践主体性
- 第三节 品质、行为与实践主体性的价值生态
- 第八章 群体、品质、行为
- 第一节 群体、品质、行为的伦理生态
- 第二节 伦理形态一:农民群体
- 第三节 伦理形态二:农民工群体
- 第四节 伦理形态三:留守儿童群体
- 第五节 伦理形态四:青年群体
- 第六节 伦理形态五:党员群体
- 第七节 伦理形态六:教师群体
- 第九章 主体、价值、行动
- 第一节 前主体性、主体性、公共性
- 第二节 规律、受动性、能动性
- 第三节 主体诉求的伦理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