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1千字
字数
2024-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景式介绍当代绿色设计的相关内容、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直接对应了从绿色设计到碳中和设计的过程。
上篇从概念定义、发展历程、理论演进、标准更迭到评价方法,全面介绍了当代绿色设计的相关内容,并重点从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城市规划等视角出发,阐述绿色设计的评价方法和关键技术;
下篇从全球“双碳”行动、碳中和企业、碳中和建筑、碳中和城市到碳中和设计的评价方法与策略,系统阐述了碳中和视角下设计范式的转变。从本书的研究结果来看,碳中和设计相对于传统的绿色设计来说,将更加具有系统性思维,因为其更加强调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循环和碳消减,而不再是某一要素或阶段的节能减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上篇绿色设计体系及其评价
- 第1章 绿色设计概述
- 1.1 绿色设计概念
- 1.2 绿色设计的重要领域
- 第2章 绿色设计相关理论
- 2.1 绿色设计理论
- 2.2 可持续设计理论
- 第3章 绿色设计标准
- 3.1 生态标签
- 3.2 我国绿色设计产品标准
- 3.3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
- 第4章 绿色设计评价方法
- 4.1 绿色设计评价方法演变
- 4.2 基于生命周期的评价方法
- 4.3 绿色产品创新评价方法
- 4.4 生态设计评价方法
- 4.5 其他相关评价方法
- 第5章 绿色设计评价流程与实例
- 5.1 绿色设计评价流程
- 5.2 绿色设计评价实例
- 第6章 绿色建筑评价
- 6.1 英国建筑可持续性评估体系——BREEAM
- 6.2 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
- 6.3 美国生态建筑挑战体系——LBC
- 6.4 德国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DGNB
- 6.5 日本建筑环境绩效综合评估系统——CASBEE
- 6.6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标
- 第7章 绿色城市评价
- 7.1 生态、绿色与可持续城市
- 7.2 城市指标项目(1988年)
- 7.3 可持续发展社区综合指标体系(1995年)
- 7.4 可持续城市指数(2007年)
- 7.5 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指数(2009年)
- 7.6 全球城市指标(2009年)
- 7.7 亚洲绿色城市指数(2011年)
- 7.8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2017年)
- 下篇碳中和目标下的设计策略
- 第8章 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政策
- 8.1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 8.2 各国碳减排行动
- 8.3 中国的“双碳”目标和政策
- 8.4 碳中和视角下的绿色设计
- 第9章 碳中和企业与碳中和产品实例
- 9.1 碳中和行动
- 9.2 碳中和产品
- 9.3 国内代表性企业的碳中和行动
- 9.4 国外代表性企业的碳中和行动
- 第10章 碳中和建筑实例
- 10.1 碳中和建筑定义
- 10.2 国外碳中和建筑案例
- 10.3 国内碳中和建筑案例
- 第11章 碳中和城市实例
- 11.1 碳中和城市定义
- 11.2 阿德莱德——获得碳中和认证的城市
- 11.3 哥本哈根——全球首个宣布碳中和目标的城市
- 11.4 斯德哥尔摩——欧洲第一个绿色之都
- 11.5 哈马碧生态城——全球零碳城市典范
- 11.6 赫尔辛基——不断加速的碳中和进程
- 11.7 雄安新区——成为全球近零碳排放先行者
- 第12章 碳中和设计评价与策略
- 12.1 碳中和设计的生命周期过程
- 12.2 碳中和设计评价的基本方法
- 12.3 碳中和设计评价的基本框架
- 12.4 碳中和设计策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