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世界上知名对冲基金掌管者、著名交易员都在读的书。为你犀利解读一个真实的市场。

内容简介

在投资上犯错误可不是菜鸟的专利。即便是职业投资者也常常会犯错误。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基于不充足或者与现状不符的数据得出结论,而这个错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000年年初的房地产泡沫就是一个经典例子。

造成这个泡沫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用数学模型来对复杂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进行定价,而问题的症结正是根本没有足够的数据来建构模型。当时,那些次贷借款人无须工作、收入或者资产验证就拿到了住房抵押贷款。因为此前根本没有出现过质量如此之低的抵押贷款,因此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历史数据可供借鉴。

那些复杂的数学模型都是基于与现状不符的历史数据而构造,因此导致了灾难性的失败虽然大多数用以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定价的模型都使用信贷违约互换而非违约率来衡量违约风险,但是CDS的价格计算也受到了历史违约率的重要影响,这些历史违约率都是用不包含现状的历史数据来计算的。这些数学模型在没有相关历史数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仍对充满风险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提供了高评级依据。投资者损失了超过万亿美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市场、收益与风险
  • 第1章 专家建议
  • 喜剧频道大战CNBC
  • 精灵指数
  • 财经通讯
  • 投资见解
  • 第2章 无效市场假设
  • 有效市场假说与实证研究结果
  • 价格未必总是对的
  • 市场坍塌:有何信息支持?
  • 基本面的变化与股价变化之间的断裂
  • 价格变化决定了金融新闻
  • 运好还是技高?文艺复兴大奖章基金的辉煌纪录
  • 有效市场假说的错误前提:以棋局为喻
  • 有些投资者甚至并没有想要赢
  • 缺了哪一块
  • 瞎猫碰到死耗子:为何市场如此难以战胜
  • 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谬误进行诊断
  • 为何有效市场假说注定要被经济学理论所抛弃
  • 投资见解
  • 第3章 历史回报的残暴统治
  • 标普指数在市场见顶或见底后的表现
  • 高回报和低回报年份对长线投资的含义
  • 选择最好的板块有用吗
  • 对冲基金:最高历史回报策略的相对业绩
  • 为何选择业绩最优的板块或策略类型会跑输那么多
  • 等等!我们是不是想说明……
  • 投资见解
  • 第4章 风险计量指标
  • 错误计量不如不计量
  • 风险计量指标:波动性
  • 问题在哪里
  • 隐含风险
  • 如何评估隐含风险
  • 我们容易混淆波动性和风险
  • 风险价值(VaR)指标存在的问题
  • 资产风险:为何其外表极具欺骗性?价格重要吗?
  • 投资见解
  • 第5章 波动性:不仅是风险——以杠杆ETF[1]为例
  • 杠杆ETF:所得非所愿
  • 投资见解
  • 第6章 历史业绩陷阱
  • 潜在风险
  • 数据相关性陷阱
  • 过高的收益率可能反而是坏事
  • 无可比性
  • 过长的历史业绩往往失去意义
  • 投资见解
  • 第7章 回测数据,天使还是恶魔?
  • 投资见解
  • 第8章 如何评价历史业绩
  • 仅仅看收益率是没有意义的
  •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
  • 索提诺(Sortino)比率
  • 可视化业绩评估
  • 投资见解
  • 第9章 相关性:事实与谬误
  • 相关性的定义
  • 相关性体现的是线性关系
  • 确定性系数
  • “荒唐的”相关性
  • 相关性之误区
  • 熊市中的表现
  • 相关性与贝塔
  • 投资见解
  • 第二部分 以对冲基金作为投资选择
  • 第10章 对冲基金的起源[1]
  • 第11章 对冲基金概述
  • 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的差异
  • 对冲基金类型
  • 与股票的相关性
  • 第12章 对冲基金投资的观念与现实
  • 对冲基金投资的基本原理
  • 在对冲基金中引入投资组合的优势
  • 管理期货的特例
  • 单一基金风险
  • 投资见解
  • 第13章 关于对冲基金的恐惧:人性使然
  • 一则寓言
  • 关于对冲基金的恐惧
  • 第14章 FOF表现不佳的悖论
  • 投资见解
  • 第15章 杠杆谬论
  • 武断的投资规则的愚蠢之处
  • 杠杆和投资者偏好
  • 杠杆何时危险
  • 投资见解
  • 第16章 账户管理:比基金投资更便捷的选择
  • 管理账户和基金之间的本质区别
  • 管理账户的主要优点
  • 个人管理账户与间接管理账户投资
  • 为什么基金经理认同管理账户
  • 有没有投资策略是不适用于管理账户的
  • 反对管理账户的四种观点
  • 投资见解
  • 对第二部分的补充 对冲基金的投资回报如梦幻泡影?
  • 第三部分 投资组合
  • 第17章 分散投资:10只股票够不够
  • 分散投资的益处
  • 分散投资:要多分散才合适
  • 随机风险
  • 异质风险
  • 分散策略的有效性讨论
  • 投资见解
  • 第18章 分散投资:何时该去繁从简
  • 投资见解
  • 第19章 劫富济贫的罗宾汉投资
  • 新的实验
  • 投资组合重组的原理是什么
  • 澄清一点
  • 投资见解
  • 第20章 波幅大就一定不好吗
  • 投资见解
  • 第21章 投资组合的构建原则
  • 投资组合最优化问题
  • 投资组合构建的八个原则
  • 相关系数矩阵
  • 投资见解
  • 附录一 期权基础知识[1]
  • 附录二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
  • 关于作者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3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投资理论模型有最优解吗?

    这本书是资深的华尔街人士杰克・施瓦格的作品,作者曾经在大型的投行做过研究总监,自己也是一个私募基金经理。所以,这本书是以投资者的视角来解析现代金融学理论。


    一个最有力量的洞察在哪里呢?就是作者对于整个金融理论体系的假设有一个反思。
    他说,为了追求精确的解,现代的投资理论模型大多数是建立在类似的正态分布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因为你可以用数学解析的方法把它解出来。同样,也会使得金融学更具有数理和逻辑上的严密之美,取得了逻辑严密这个优点的同时,问题也出在这些假设上。 
    你看,即使是随机假设,其实根本上也是对未来的价格给出了某种规律和原则。而现实世界的市场,其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尤其是这个动态还涉及到人性、人之间的博弈,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用一个模型,即使是随机的模型来精确划定资产价格,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对科学范式的迷恋导致的一种致命的自负。
    带着这个视角,施瓦格将投资决策中最需要关注的定价问题,包括收益、风险、波动率到底应该怎么衡量和看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了一遍。  香帅提醒:你在学完《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者决策和公司决策这两个板块之后去看这本书,体感会完完全全不一样。在学习之前看,可能你就只把它当一本书来看,学完来看,我相信会有那种恍然大悟和蓦然回首的阅读快感。

      8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金融学——《市场真相: 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

      📜《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是一部深刻而引人深思的金融学经济学著作,由[美]杰克・施瓦格撰写。该书以其卓越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揭示了市场运作的本质,同时提供了对经济现象的深入理解。📜首先,施瓦格通过对市场中看似无序的交易和决策进行深入剖析,突显了市场力量背后隐藏的秩序和规律。他以亚当・斯密的 “看不见的手” 理论为基础,阐释了市场是如何通过个体自私行为的调节,实现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这一观点使读者更清晰地理解了市场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能够在缺乏中央计划的情况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施瓦格对市场中的波动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 “脱缰的马” 现象。他指出,市场的自由度和创新性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性的不稳定和危机。通过对金融风暴和危机的案例分析,施瓦格呼吁对市场的监管和风险管理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以避免市场失控对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此外,施瓦格在书中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证分析,将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形成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认知。📜总体而言,《市场真相:看不见的手与脱缰的马》不仅在理论深度上有所突破,更在对实际经济运行的解读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施瓦格以其独到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证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市场画卷。这部作品不仅适用于经济学专业学生,也对广大关心市场经济运行和金融风险的读者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什么是市场?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就是了解什么是风险?可以说,对市场的理解,就决定了一个人对风险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对市场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大家对投资有了不同的方式!比如,如果你认为市场是有效市场,那么你就会喜欢指数投资,侧重于资产配置!如果你理解的市场是非理性的,那么在投资上你可能就会喜欢主动型投资,侧重于通过主动选股和择时来获取超额收益!也正是因为对市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投资上就会引申出了很多投资模型!可以说。一个人如何理解市场,就会选择如何进行投资!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