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8.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4千字
字数
2019-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于中国哲学,你还有多少不解与疑惑,北大人气爆棚的哲学教授,带你清晰领略中国哲学之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序
- 第一讲 性与天道:孔子的哲学
- 一 关于《论语》
- 二 “不可得而闻”
- 三 “性相近也”
- 四 说和乐
- 五 通向幸福的道路
- 六 立与达
- 七 论仁
- 八 天何言哉
- 第二讲 以无为用:《老子》的哲学
- 一 从《老子》第一章说起
- 二 有生于无
- 三 无之以为用
- 四 企者不立
- 五 无为
- 第三讲 尽心知性:孟子的哲学
- 一 心之官则思
- 二 尽心知性
- 三 性善
- 四 知言
- 五 养气
- 六 仁政
- 第四讲 真知之路:庄子的哲学
- 一 庄子哲学的关键词:知
- 二 知的不同层次
- 三 是非
- 四 以明与因是
- 五 知与我
- 六 不知
- 七 齐物
- 八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 九 真知与无待
- 第五讲 有无之辨:王弼的哲学
- 一 解释学原则
- 二 言意之辨
- 三 本体论突破
- (一)“无”的含义
- (二)道与物
- (三)道与自然
- (四)以无为用
- 四 王弼的政治哲学
- (一)两种观物方法
- (二)“崇本举末”与“崇本息末”
- (三)无为
- (四)圣人人格
- 第六讲 自然之理:嵇康的哲学
- 一 自然之理
- 二 释私
- 三 养生
- 四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 五 声无哀乐
- 第七讲 性分自然:郭象的哲学
- 一 关于郭象《庄子注》
- (一)郭象《庄子》本
- (二)郭象《庄子注》的抄袭问题
- (三)《庄子注》的注释特点
- 二 郭象的本体论
- (一)造物无主
- (二)自然
- (三)理与性分
- (四)自为与相为
- (五)“适性逍遥”
- (六)“冥物”
- (七)生死
- 三 郭象的政治思想
- (一)无为
- (二)无贤不可以无君
- (三)君德与臣德
- 第八讲 太极诚体:周敦颐的哲学
- 一 形而上学
- (一)太极、阴阳与五行
- (二)人与万物
- (三)圣人
- 二 治教与修身
- (一)师道
- (二)纯心
- (三)礼乐
- (四)用刑
- (五)志学
- 第九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哲学
- 一 观物
- 二 体用
- 三 体以四立
- 四 用因三尽
- 第十讲 自立吾理:程颢的哲学
- 一 对佛教的批判
-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 三 天理
- 四 生之谓性
- 五 以觉言仁
- 六 定性
- 第十一讲 一物两体:张载的哲学
- 一 虚与气
- 二 形与象
- 三 参两
- 四 神化
- 五 感
- 六 人性论
- 七 性与心
- 第十二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哲学
- 一 形上形下
- 二 体用一源
- 三 生生之理
- 四 道无无对
- 五 公与仁
- 六 人性论
- 七 主敬
- 八 格物致知
- 第十三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
- 一 体用
- 二 太极
- 三 理与气
- (一)理生气
- (二)理气先后
- (三)理气动静
- (四)理一分殊
- 四 心性论
- 五 涵养
- 六 致知
- 第十四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的哲学
- 一 本心
- 二 心即理
- 三 收拾身心,自作主宰
- 四 格物与静坐
- 五 义利之辨
- 第十五讲 心外无理:王阳明的哲学
- 一 心外无理
- 二 心外无物
- 三 格物
- 四 知行合一
- 五 致良知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