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记录了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生活,和同学师长之间的故事。

内容简介

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学生,在西南联大读过书,也在昆明教过书,除家乡高邮和北京外,这是他一生待得最长的地方。

这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时常深情回望这七年联大时光。翠湖、晚翠园、凤翥街、观音寺、白马庙,泡茶馆、跑警报、逛书摊,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吴雨僧、唐立厂,种种人事,在他笔下娓娓道来,饱含深情,蕴藉弥远,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典藏汪曾祺系列丛书编委会 (以音序排名)
  • 出版说明
  • 八宝辣酱的味道
  • 七载云烟
  • 天地一瞬
  • 骑了毛驴考大学
  • 斯是陋室
  • 不衫不履
  • 采薇
  • 一束光阴付苦茶
  • 水流云在
  • 西南联大中文系
  • 我的老师沈从文
  •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 闻一多先生上课
  • 金岳霖先生
  •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 唐立厂先生
  • 修髯飘飘
  • 翠湖心影
  • 泡茶馆
  • 跑警报
  • 新校舍
  • 蔡德惠
  • 怀念德熙
  • 未尽才
  • 陶光
  • 朱南铣
  • 地质系同学
  • 炸弹和冰糖莲子
  • 晚翠园曲会
  •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 观音寺
  • 白马庙
  • 昆明的雨
  • 觅我游踪五十年
  • 博雅
  • 后台
  • 道具树
  • 凝视
  • 大姐
  • 黑妞
  • 旧书摊
  • 悔不当初
  • 凤翥街
  • 街上的孩子
  • 室外写生
  • 一、白马庙
  • 昆明的叫卖缘起
  • “膝行的人”引
  • 背东西的兽物
  • 昆明的花
  • 茶花
  • 樱花
  • 兰花
  • 缅桂花
  • 粉团花
  • 康乃馨·菖兰·夜来香
  • 美人蕉与波斯菊
  • 叶子花
  • 报春花
  • 昆明年俗
  • 铺松毛
  • 贴唐诗
  • 劈甘蔗
  • 掷升官图
  • 嚼葛根
  • 云南茶花
  • 昆明草木
  • 一、草
  • 二、仙人掌
  • 三、报春花
  • 四、百合的遗像
  • 滇游新记
  • 泼水节印象
  • 大等喊
  • 滇南草木状
  • 自报家门
  • 西南联大与汪曾祺
  • 一 汪曾祺的西南联大
  • 二 西南联大的汪曾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1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战乱之中的恬静,匮乏当中的百味人生。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这本是散文,“典藏汪曾祺系列” 套装的一部分,充满了对美好和生活的向往。在那个物质不丰富,缺乏,甚至只能吃上饭,连菜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年代,却在思想上活跃,开放,包容,富足,用他的话说是自由。1.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自由的精神完全充满在任何学校的地方,没有规定老师上课讲什么,按照什么标准来,也没有规定学生必须考试,甚至有的老师在判分数的时候,只要写了一部分就给分。“联大教授讲课从来无人干涉,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里面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老师沈从文对于学生的爱护和栽培。他替学生们投稿,光邮寄费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为了节省邮费,他都把稿子的边缘部分裁掉,减重,尽管不好看,但是也只能这么做。他们上课的方式也很自由,有讨论有讲述还有表演。老师尽情地发挥,说唱表演都可以,却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学科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没有教材的,老师竟然还亲自手写抄完给学生。闻一多先生用比较文学的方法讲唐诗,他在讲古代神话与传说时,甚至把自己手绘在毛边纸上的伏羲女娲图,用图钉钉在黑板上,然后讲得声色并茂。罗庸先生讲杜诗不带片纸,随手默写在黑板上,连求助都能背出来。唐兰先生讲《花间集》,却是用无锡腔调唱的。2. 衣衫褴褛,却是精神富翁书里面提到了吴雨僧先生讲红楼梦,听者云集,很叫座,凳子不够,老师亲自去别的教室搬凳子给学生,等所有女生都坐下了才开始。有的学生不是本校的,却能在这里自由听课,有的学生要穿越大半个城市来听一两节课。尽管如此,住的都是破烂的土墙草房,旧祠堂,甚至图书馆还与坟地相邻,他们仍然去图书馆排队占座。就是这样的氛围,加上战乱和物质匮乏,即使有时候衣服破了,贴上膏药或者找根麻筋接个疙瘩就算缝补了。化学教授曾昭抡鞋子破了,前后都有洞,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走路发出秃噜的声音,也不忘给学生上课。沈从文老师把自己的书借给同学老师看,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两本他的书,有的在搬迁学校的过程里还带在箱子里。这样的一群人,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他们孜孜不倦的做学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样的氛围真的让人向往。他们纯粹为学术,为自由和思考。没有为一己私利,也没有什么功名利禄,却是可以把生命过得如此的欣欣向荣。3. 黑白的色彩,五味杂全如果说战乱是黑白色的,但他们的味道体系里却是五彩斑斓的。这不是《在西南联大》回忆了云南当时所见的印象和不同的风俗民情。包括一些茶馆、花草,风俗等都是那个时间的写照。他写了那个时间见到的各式各样的茶馆和饭馆。比如校门口卖鸡蛋饼的老太太,贵州人卖的馄饨面。和那个怪异的同学郑智绵,他不跑警报,却趁这个时间,没人用烧水炉子的机会做自己喜欢吃的冰糖莲子。他们丰富的业余活动,通过老师沈从文、张兆和,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人。他们组晚翠园曲会,唱曲,还有演话剧,也对他们之间的人物交织的关系有了一些了解。比如他的老师谈到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还边吃边讲,跟同学分享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之类的。还有金岳霖先生终身不取,却在某个时间招呼大家请客吃饭,被问及原因时却回了一句是林徽因的生日。这样的细节也只有距离近的人才知道。我们没有经过那段历史,却可以透过这样的文字记录去看见那个时代的某些角落,他们的精神状态,他们的向往和张望,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行动。如果从历史当中去寻找,可能更多是渲染战乱,动乱,奔波。难得有这么恬静,甚至有点田园风格的节奏,让人去回味。也许这就是回忆录的意义所在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同时期的文章合成集子,重复的内容比较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汪曾祺与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成就了汪曾祺,而反过来说,汪曾祺为这个只短暂存在了八年的母校,奉献了他的记忆,他的文字,他作为一位 “幸存者” 能够说出的一切。一所大学和一位作家,看上去不能相提并论,但它和他共同构成的那种氛围与影响,缺少了谁都不行。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文化发展出版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前身是印刷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建立,是中国文化发展集团(原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下属唯一一家中央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