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聆听波澜壮阔的自然史诗,亲眼见证意识外围的生命奇迹。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三册,分别为《种子的信仰》《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生命之美:奇异植物的生存智慧》。
《种子的信仰》:《瓦尔登湖》出版八年后,梭罗于一八六二年辞世。他在这个时期内大量阅读和写作,却鲜有文字发表。从一八五二年到一八六二年间,梭罗将这些原始资料整理在三大套笔记本中,留下了近万页手稿。《种子的信仰》这本书经由《梭罗社会学报》主编布莱德利?迪恩倾其一生整理、编选,呈现了这位诗人、哲学家最后十年每日于林中散步所写下的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命的体悟,成为继上部作品后一百二十五年来,首部问世的新书。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铃木大卫某一天走出家门,看到小屋附近的一棵花旗松,忽然意识到它已经七百岁了!这棵树忍受人类的活动,提供阴凉,喂养松鼠和花栗鼠,并让老鹰及乌鸦栖息,但它总是徘徊在我们的意识外围。于是作者以花旗松为主角,从数百万颗花粉微粒的大规模散播开始,描写其物种特征、如何繁殖、每个阶段的生态环境、与之相互作用的动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及自然史的发展脉络,细细讲述了一棵树的生命之旅及它对周围包含人类在内的诸多生物产生的影响。
《生命之美:奇异植物的生存智慧》:茅膏菜的致命拥抱让昆虫无所逃遁;捕蝇草机关的三次激活避免了无谓的扑空;貉藻和狸藻退回到祖先曾不惜一切代价离开的水中,开辟出了新的战场;簇花草不需要任何光合作用,只在开花的时候破壁而出。 植物,是这个星球上的初代居民,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它们似乎微不足道,却拥有人类难以想象的智慧。植物,像人类一样,既团结协作、互利共生,又竞争资源、抢夺领地,它们在不为人知的隐秘世界,捕获食物、沟通交流。
目录
- 版权信息
- 种子的信仰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 种子的传播
- 第一章 有翅膀的种子
- 第二章 因风而起的毛絮种子
- 第三章 鸟是种子的另一双翅膀
- 第四章 远播四方的种子
- 第五章 草生植物·绒毛远扬记
- 第六章 种子搭便车
- 第七章 水生植物·种子漂流记
- 第八章 敌消我长的松树与橡树
- 第九章 为森林植树的动物们
- 第十章 北美油松与白松的接力赛
- 第十一章 残根间的林地史
- 第二部 梭罗晚期自然史作品
- 第一章 野果
- 第二章 野草与禾草
- 第三章 森林树木
- 梭罗手稿
- 梭罗生平与创作年表
- 一棵花旗松的生命之旅
- 版权信息
- 致谢
- 楔子 树,拥抱了全世界
- 第一章 出生
- 开始
- 土壤中的家
- 原始林
- 种子的周围环境
- 植物学的诞生
- 第二章 生根
- 秘密生活
- 神奇的真菌
- 来自肥沃的土壤
- 从地下长出来
- 光照下的叶子
- 蝾螈烧得发亮
- 第三章 成长
- 树萌芽
- 随风飘荡
- 植物复兴
- 蕨类植物的世界
- 森林中的性
- 第四章 成熟
- 以种子为食的松鼠和鸣禽
- 树木反击
- 种子与性
- 翅与风
- 老熟林群落
- 树冠层上的住民
- 第五章 死亡
- 青草人
- 枯立木与斑点鸮
- 大树
- 单一生命
- 鬼行者
- 死尸中的生物
- 重要名词对照表
- 生命之美:奇异植物的生存智慧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肉食植物还是谋杀植物? ——食虫植物新视野
- 第二章 吸引、捕食和消化 ——肉食植物的捕食机制
- 第三章 狼狈为奸与三角关系 ——捕虫树的心机
- 第四章 传粉者还是食物? ——花柱草的野心
- 第五章 杀鸟者 ——安第斯皇后和无刺藤
- 第六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盾籽穗叶藤的临时肉食行为
- 第七章 肉食植物还是腐食植物? ——猪笼草中的异类
- 第八章 进军水域 ——貉藻和狸藻
- 第九章 植物猎人 ——发现新的肉食植物
- 第十章 肉食植物新成员 ——腺菖蒲
- 第十一章 剃刀边缘 ——肉食植物的共栖者
- 第十二章 奇特而迷人 ——养殖肉食植物
- 第十三章 光合作用的背叛者 ——寄生植物
- 第十四章 地狱来的植物 ——菌花
- 第十五章 演化植物学家的噩梦 ——大花草
- 第十六章 宿主选择与物种分化 ——簇花草
- 第十七章 寄生植物与草食动物的竞争 ——槲寄生
- 第十八章 真菌同盟的背叛者 ——菌异养植物
- 第十九章 以菌为食 ——天麻
- 第二十章 进化的死胡同? ——水晶兰的传粉
- 第二十一章 离奇消失的传奇植物 ——美国水玉杯
- 第二十二章 寄生还是菌异养? ——唯一的异养裸子植物寄生陆均松
- 第二十三章 寻访国产珍稀幽灵之花 ——杯药草
- 后记
- 参考文献
- 网络图片引用来源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