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你不感到绝望而绝望。

内容简介

卡夫卡自1910年开始写日记,到1923年为止,这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丰沛的时期。相较于他的小说,他在日记中表现得更为坦诚、自由,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了卡夫卡写于1910年至1913年的日记。在这一时期,他记录了与父亲的矛盾、在写作和工作之间的内心挣扎、对犹太历史的兴趣、与恋人菲莉丝的相识等。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他的灵感片段、未完成的残稿,以及他内心全然的疲弱、孤独。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1910年
  • 舞伶艾德多娃
  • 日本杂耍艺人
  • 教育对我的损害
  • 街上的单身汉
  • 过去和未来
  • 离不开我的日记
  • 打量我的书桌
  • 1911年
  • 续单身汉
  • 两兄弟的故事
  • 写给上司的信
  • 续单身汉
  • 城市的世界
  • 《犹太女人》
  • 拜访施泰纳博士
  • 四个朋友
  • 老新犹太会堂
  • 梦:盲孩
  • 办公室
  • 犹太剧团
  • 梦:妓院
  • 戏剧
  • 梦:驴子
  • 汽车小故事
  • 梦:剧院
  • 入睡之前
  • 梦:在剧院
  • 梦:树林里的少女
  • 安娜与艾弥尔
  • 女孩的教育
  • 单身汉的不幸
  • 书信集或回忆录
  • 画家
  • 割礼
  • 小文学
  • 母亲的家族
  • 两个地洞
  • 差劲的衣服
  • 1912年
  • 续差劲的衣服
  • 出门
  • 朗诵之夜
  • 我打开屋子大门
  • 一个年轻人
  • 朗诵会
  • 小茱莉
  • 梦:和父亲乘电车
  • 魔鬼的发明
  • 写信给罗沃尔特
  • 菲莉丝·鲍尔小姐
  • 梦:纽约港
  • 《判决》
  • 古斯塔夫·布廉克特
  • 1913年
  • 校对《判决》
  • 恩斯特·李曼
  • 《司炉》
  • 结婚的利弊
  • 我爱她
  • 给菲莉丝父亲的信
  • 大学生
  • 读《变形记》
  • 我究竟是谁?
  • 威廉·曼兹
  • 梦:上坡路
  • 梦:法国政府部门
  • 梦:疗养院的庭园
  • 商人梅斯纳
  • 死去
  • 续商人梅斯纳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卡夫卡“因冷而烧成灰烬”的意象

    不要绝望,也不要因为你不感到绝望而绝望。全书以碎片化语言呈现梦境般的意象流动,通过日常琐事剖析异化与孤独等现代困境。文本延续卡夫卡小说冷峻神秘的风格,记录其对婚姻、写作与精神困境的挣扎,揭露反复自我攻击的内耗特质。日记不仅包含创作灵感的嬗变轨迹,也因对压抑处境的细腻描摹引发当代青年的跨时空共鸣。他写日常也写梦境,他喜欢克尔凯郭尔,我也喜欢。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人也很少到达了卡夫卡的生活和思想的水平,当时不火也不被人理解太正常了,卡夫卡就是个有特异功能的外星人,让当时的周围人接受他,太难了!理解不了啊!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卡夫卡这个名字本来就是孤独的代言词了,这本零碎混乱的日记,更是把那些细碎的孤独感都描绘出,对婚姻的恐惧,对父亲的爱恨,对自我存在的怀疑,都让他精神在崩溃的边缘。其实读起来也有点难受,但是真正的觉悟不都是从痛苦里诞生的么?现在的社会,婚姻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东西,在以前的社会里,经济条件不好,人和人只能努力组成一个家庭来对抗生活的风险,可现在社会大家很多都可以自给自足,于是人类的本性便暴露出来了,男人只追求快速的愉悦,不愿负责,更怕让一个人束缚住自己,女人却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可以长久在身边,陪伴自己保护自己,只爱自己一个人的人。男人总觉得憋屈没有自由,女人总觉得对方不爱自己没有安全感,一个是自由另一个却是枷锁,真的很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