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类型
8.7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2千字
字数
No.23
文学
2017-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撒旦探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
本书奇妙的结构与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作品之一,也成为了翻译史上的奇迹。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活在陷阱中跳舞
-
第一部分
-
一 他们来的消息
-
二 我们复活了
-
三 知道些什么
-
四 蜘蛛事件I
-
五 拆解
-
六 蜘蛛事件II
-
第二部分
-
六 伊利米阿什如是说
-
五 透视,假如从前面
-
四 异象?幻觉?
-
三 透视,假如从后面
-
二 只有烦恼,工作……
-
一 圆圈闭合
-
注释
展开全部
希望与绝望并行
本以为这是我第一次走进拉斯洛的文字世界,直到记忆苏醒 —— 原来我早已在《都灵之马》的漫天风沙中与他相遇。同样的压抑,同样的无望,只是这次,《撒旦探戈》把我带进了一个更深的泥沼。这本被誉为拉斯洛代表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破败村庄里的人们如何被希望反复愚弄的故事。在那个被泥泞和蛛网吞噬的村庄里,每个人都在偷窃、欺骗、苟活,却又都在等待一个救赎的奇迹。然后,“救世主” 真的来了 —— 在一场群魔乱舞的撒旦探戈之夜后,他们砸碎家具,收拾行囊,满怀希望地离开,却不过是跳进了另一个同样绝望的陷阱。小说的结构本身就在诉说这种循环 —— 模仿探戈 “六步向前、六步后退” 的十二个章节,让读者在不同的视角间来回切换,同一件事被不同的人反复经历。这种叙事方式让人恍惚:我们是否也总是在重复同样的错误,却以为自己在向前迈进?开篇引用的卡夫卡的话:“那样的话,我不如用等待来错过它”,像一把钥匙,提前打开了故事的结局。这让我想起朗西埃对贝拉・塔尔同名电影的评价 —— 那些被打破的线性希望,那些回环往复的时间,还有人性永恒的泥沼。合上书页,我突然明白,最深的绝望不是没有希望,而是希望本身成了绝望的帮凶。我们何尝不像是那些村庄里的居民,在生活的泥泞中,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创造的希望所欺骗,却依然停不下追寻的脚步。这或许就是拉斯洛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撒旦探戈,我们在前进与后退的舞步中,在希望与绝望的交替里,完成着属于自己的那支舞。
这个确定是匈牙利的故事,怎么感觉是俄罗斯的
开始看的时候就感觉熟悉,估计是俄罗斯文学影响力太大了,从村庄,人物 故事 环境各个方面都沾染着一样的气息,人就不用说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一直到后面的一些故事身边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完书看电影,大概看了一下,电影比书还要更俄罗斯化,阴雨不断的天气,地上堆积的雨水,矮破的房子,奶牛,趟水的靴子,干不完的农活,供暖的设备,破旧的衣服,房子,小猫,酒馆,小孩,大人……. 作者和导演都比较狠,硬是把这种环境的样子摆出来,是不留活路了吗😂😂
雨夜之蛇
花了接近四个小时读完了《撒旦探戈》,眼前所浮现的就是撒旦所化身的巨蟒在黑夜的瓢泼大雨中伴随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电闪雷鸣跳着诡异舞蹈的场景,巨蟒似乎并没有直接攻击人的欲望,但是它令人作呕的姿态却令人感到天旋地转五内俱焚,你愿意忏悔过往所犯下的一切罪行与过错,但求逃离这个被巨蟒笼罩的晦涩的世界。《撒旦探戈》神奇之处在于故事是有一个明显狭小的边界的,这种足以被当代小说家视为异端的局限化构造反而把忧郁恐怖沉闷喑哑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读者在上帝视角看着故事中的群像从抵抗边界到接受边界到臣服于边界,读者的心情也从平静到忧郁再到胸闷气短无法喘息。余泽民先生的翻译极好地还原了克拉斯诺霍尔卡伊这连匈牙利本国人都难以接受的文风,这种无法定义的文学流派我一时之间难以在我所接触过的中文世界(甚至可以算上中文译文世界)找到能够与之媲美的作品,如果能够将范围扩大到第九艺术的话,那么《2236 A.D.》这部异世界题材的电波类作品或许可以在光怪陆离之间窥见一丝《撒旦探戈》的影子。最后,尽管我所写出来的这些既没有分段也没有小标题,但这已经是我尽最大可能模仿克翁并向他致敬的方式了。2025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查看全部8条书评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