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9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主要研究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并提出改革建议。
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信用社研究(1951-2010)》主要从经济史学的视角,通过对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考察和专题性研究,把新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分四个阶段:1951—1957年按照合作制要求普遍建立时期、1958—1979年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80—2002年恢复合作制的改革时期、2003—2010年多元模式的改革深化时期,探讨不同时期农村信用社变迁的动因、特征及经济绩效与不足,并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进行历史反思,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并对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的评论
- 第三节 本书结构及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一、本书结构
- 二、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新中国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普遍建立时期
- 第一节 旧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简要回顾
- 一、中国早期的农村信用社
- 二、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农村信用社
- 三、革命根据地的农村信用社
-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普遍建立
- 一、农村信用社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农村信用社的试点
- 三、农村信用社的普及
- 第三节 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建立体现了合作制特征
- 一、合作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 二、新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建立体现了合作制特征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 一、政府为农村信用社的建立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 二、农村信用社与国家银行界限清晰,是国家银行的有力助手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 一、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
-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农村信用社合作制遭到破坏时期(1958—1979年)
-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变动
- 一、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管理
- 二、农村信用社收归银行管理
- 三、农村信用社下放给贫下中农管理
- 四、农村信用社重新收归银行管理
- 五、农村信用社成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与实质
- 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
- 二、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不断变动的实质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遭到破坏
- 一、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私人产权遭到了剥夺
- 二、社员民主管理的“三会”制度被废止
- 三、社员的贷款优先权没有得到体现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 一、农村信用社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
- 二、农村信用社与国家银行界限模糊,扮演国家银行基层机构的角色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 一、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
-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不足
- 第四章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改革时期(1980—2002年)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形势
- 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新形势
- 第二节 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改革
- 一、恢复农村信用社“三性”的改革(1980—1995年)
- 二、以“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1996—2002年)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恢复的合作金融制度异化
- 一、农村信用社恢复的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表现
- 二、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原因
- 三、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制度异化的实质:各相关利益方不断博弈的结果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 一、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实际上属于中央政府所有
- 二、从农业银行管理到人民银行管理:约束有余而激励不足到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 一、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
-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的改革深化时期
- 第一节 新世纪初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原因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的改革
- 一、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历程
- 二、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 三、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评价及实质
- 一、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评价
- 二、农村信用社多元模式改革的实质:各相关利益方博弈的短暂均衡
- 第四节 农村信用社与政府及国家银行之间的关系
- 一、中央政府退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由信誉担保到隐性担保
- 二、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地方政府管理:激励性与约束性并存
-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扶持: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与不足
- 一、农村信用社的经济绩效
- 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不足
- 第六章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的理论反思
- 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演变是适应经济发展战略而制度不断异化的过程
-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过程是有关各方的利益博弈过程
- 三、农村信用社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 四、政府处于制度变迁的主导地位,农村信用社缺乏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
- 第二节 启示: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注意的问题
- 一、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理念和目标
- 二、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 三、正确处理政府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
- 四、注意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外部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前瞻:农村信用社下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及措施
- 一、定位于农村社区型银行,以股份化为改革方向
- 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 三、改革省联社的功能,建立农村信用社新型外部治理构架
-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健全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摊机制
- 五、发挥政府支持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 六、建立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信用社退出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