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4千字
字数
2018-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探讨解决我国慈善法制“三重困境”。
内容简介
本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随着我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现行慈善立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我国慈善法制所面临的“三重困境”:公民慈善的合法性困境、政府慈善的正当性困境、慈善监督的有效性困境。本书将以我国慈善法制的三重困境为切入,先分析慈善法的概念与历史,再基于分配正义构建慈善法的基本理论,最后以理论为指导阐述解决慈善法制困境的立法对策。
目录
- 目录
- 序章
- 一 引言:我国慈善法制的三重困境
- 二 三重困境的初步反思
- 三 详尽反思的具体进路
- 第一编 概念与历史
- 引论 慈善法的历史与价值的困境
- 第一章 慈善
- 一 法律如何界定慈善?
- 二 法律界定慈善之“序言”
- 三 慈善概念在英国法的建构
- 四 慈善概念在英美法系中的继受与发展
- 五 慈善概念在我国的移植及问题
- 六 慈善概念完善的路径
- 第二章 慈善法
- 一 慈善法的概念
- 二 慈善法的起源
- 三 慈善法的分类
- 第三章 慈善法与中国慈善
- 一 立法初始:民国时期慈善立法的“兴起”
- 二 废止旧法:新中国成立初期慈善立法的“消亡”
- 三 再立新法:当今中国慈善立法的“复苏”
- 四 集中立法:晚近我国《慈善法》的“创制”
- 第二编 价值与原则
- 引论 慈善法的价值与原则的演绎
- 第四章 慈善与正义的观念史
- 一 亚里士多德至阿奎那——慈善实现正义
- 二 洛克至斯密——慈善实现正义吗?
- 三 康德至马克思——慈善或曰伪善?
- 四 罗尔斯至今——慈善与正义无关?
- 五 小结
- 第五章 慈善法与分配正义
- 一 法律如何促进分配正义?
- 二 分配正义与慈善法的产生
- 三 慈善法的演进与对分配正义的追求
- 四 分配正义视角下的我国慈善法制
- 五 小结
- 第六章 分配正义与慈善法的原则
- 一 分配正义的原则问题
- 二 分配原则的制度实现:慈善如何执行分配?
- 三 慈善法为促进分配应确立的原则
- 四 小结
- 第三编 困境与对策
- 引论 慈善法的原则与困境的对策
- 第七章 公民与慈善
- 一 公民慈善的合法性困境
- 二 慈善结社自由能否解决合法性困境
- 三 公民募捐的合法性本质
- 四 《慈善法》解决合法性困境的思路
- 五 小结
- 第八章 政府与慈善
- 一 政府慈善的正当性困境
- 二 正当性的论证:合道德性与合法性
- 三 合道德性的悖论:存在政府的慈善行为吗?
- 四 合法性的反思:政府开展慈善的界限
- 五 合理性的规制:政府接受捐赠的限制
- 六 小结
- 第九章 慈善与监督
- 一 慈善监督的有效性困境
- 二 慈善募捐的全程监督机制
- 三 《慈善法》制定前的监督机制及问题
- 四 《慈善法》所建构的监督机制及其完善
- 五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