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流动、光明的中世纪。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中世纪”是西方历史叙事的一个符号,是现代之前愚昧、停滞的“黑暗时代”。

本书则以新的视角回溯中世纪的千年历史,从拉韦纳的礼拜堂开始,以诗人但丁结束,重新审视了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崛起、查理大帝的统治、维京人的迁移、阿拉伯人的扩张、奇迹传说、黑死病,以及蒙古人的冲击,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罗马文化的延续,不同民族、地域之间人员、物质、文化的流动,不同传统的共存和冲突,重新发掘了处于非中心地位的女性、阿拉伯人、犹太人等群体的历史。

本书指出,以西方白人男性为中心的历史叙事为现实政治服务,遮蔽了中世纪的真实面目,实际上中世纪是物质和精神不断流动、各种美丽和恐怖并存的“光明时代”。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光明时代
  • 第一章 亚得里亚海上闪光的繁星
  • 第二章 新罗马闪闪发光的瓷砖
  • 第三章 耶路撒冷的黎明
  • 第四章 金鸡和罗马城墙
  • 第五章 北地的阳光
  • 第六章 高耸的象牙
  • 第七章 伏尔加河上燃烧的船
  • 第八章 法兰西的金袍女孩
  • 第九章 天上的耶路撒冷的璀璨明珠
  • 第十章 三教之城里阳光斑驳的高塔
  • 第十一章 尼罗河反射的圣光
  • 第十二章 长着雄鹿角的漂亮白雌鹿
  • 第十三章 火中的城市
  • 第十四章 彩色玻璃和焚烧书籍的气味
  • 第十五章 东部草原上的皑皑白雪
  • 第十六章 烛火平静,星辰陨落
  • 第十七章 八角穹顶上的星星
  • 尾声 黑暗时代
  • 致谢
  • 延伸阅读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光明称不上,总之不是全黑

    提到中世纪,我的脑海中常会浮现出 “黑暗时代” 的画面:教会压制科学、瘟疫肆虐、社会停滞不前。但马修・加布里埃莱和戴维・M. 佩里的《光明时代:中世纪新史》却让我看清了这个千年历史真实的色彩 —— 它既不全是光明,也绝非一片黑暗,而是一个混杂着冲突与交融的动态世界。两位作者的身份很有意思。马修是弗吉尼亚理工的中世纪史教授,专研十字军前的查理曼传说;戴维则是记者出身的历史学者,关注边缘群体的声音。这种 “学院派 + 公共写作” 的组合,让这本书既有扎实的学术根基,又不失讲故事的温度。他们从亚得里亚海的繁星讲到伏尔加河上的火船,从北地阳光下的维京人到耶路撒冷三教共存的塔楼,像拼图一样还原了中世纪的复杂性。最颠覆认知的,是书中对主流叙事的拆解。过去我们总以为中世纪是 “西方白人男性的独角戏”,但这本书把聚光灯转向了长期被忽视的角色:阿拉伯商队如何将造纸术带到欧洲,犹太学者在西班牙翻译古希腊文献,威尼斯的女商人通过海上贸易积累财富,甚至蒙古铁骑的西征意外打通了欧亚交流的通道。这些流动与碰撞,让中世纪成了 “全球化的前传”。书中不乏生动的细节:法兰西金袍女孩的嫁妆清单里藏着跨地域的丝绸贸易密码;彩色教堂玻璃的钴蓝色原料竟来自波斯;连黑死病也不只是灾难,它催生了劳动阶层的议价权提升。这些具体案例像一块块马赛克,拼出远比 “黑暗 / 光明” 二元论更真实的图景。同样在本书中,作者当然也没回避中世纪的残酷。他们写十字军东征时既记录骑士的信仰狂热,也描写被屠杀的犹太社区;讲修道院文化时既赞美手抄本保存的智慧,也揭露焚烧异端书籍的焦味。这种 “不美化不贬低” 的立场,反而让 “光明时代” 的命题更具说服力 —— 光明本就诞生于明暗交织处。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视角:光明的中世纪

      对 “黑暗的中世纪” 这一认知,学界已经有不少反思批判,而本书则努力展现中世纪 “光明” 的一面。那么,“光明时代” 的光明体现在何处?作者认为,中世纪延续了罗马文明,欧洲并未堕入黑暗。中世纪也并不停滞封闭,而是不同族群和地域交流、流动的时代。欧洲人与犹太人、阿拉伯人、维京人乃至突厥人、蒙古人之间,都有复杂的交流碰撞。而常常被忽视的女性,在中世纪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两位作者采取了话题讨论的开放式写法,从拉韦纳的礼拜堂的星空、查理大帝收到的巴格达大象、法兰西的玛丽的骑士故事、思想家迈蒙尼德的旅程、黑死病的传播等生动的实例出发,探讨了中世纪时期的文化、思想、社会状况,捕捉了这一时期的人性闪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