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类型
9.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2千字
字数
2018-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成为二十世纪西方小说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蔑视市民阶级生活的学者哈利·哈勒,处处感到无所适从。偶然得到的一本名叫《荒野之狼》的小册子,点破了他的困境。在遇到舞女赫尔米娜后,他被带入另一个世界,沉迷舞蹈、纵情声色。后来,哈利受邀来到似梦似幻的魔法剧场,在那里体验到杀戮的滋味,与莫扎特进行对谈,与野狼相互驯服,最后因爱和嫉妒杀死了爱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者序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展开全部
忘不掉的乡愁
贾行家老师在近几期的文化参考里常说的一句话是 “讲人的,特深刻”,以贾老师的才华,这六个字既有真诚、也有戏谑,我还听出了对当下非正常状态的无奈,真是难为了贾老师被当下困住的灵魂。我没有贾老师那样的水准,诺贝尔奖得主黑塞的思想和作品对我而言,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对于这本《荒野之狼》,“讲人的,特深刻”,这六个字恰是我能想到和给出的印象和评价,希望没有失去礼貌。诺贝尔官方对于黑塞作品的评价显然更加专业和准确:” 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 —— 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让的风格 “。🍀 从这里出发这本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叫做哈利・哈勒,缩写是 H・H;而作者的名字是赫尔曼・黑塞,缩写是同样的 H・H;作者既没有掩饰,读者也无需猜疑,这是一本 * 自传体 * 小说。那么,哈利身上承载了哪些黑塞的影子?黑塞又借哈利之口,道出了对这个世界怎样的看法和态度?在寻找答案之前,不妨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年代背景,关键词大概是宗教、辍学和反战。黑塞出生在一个宗教家庭,父辈和祖辈都曾在印度长期传教;按照家庭的安排,黑塞自己就读于一间名为毛尔布龙隐修院的宗教大学;他不满于扼杀人个性的教育的摧残,半年后即选择了辍学。生在德国、长在德国的黑塞,完整经历了一战的洗礼,而他选择通过媒体表达自己对于战争的抗议,但是,这些声音被失去理智的声音淹没,除了麻烦之外并没有给黑塞带来任何东西。这两段重要的经历,对于黑塞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个世界,他有不满和异议,作为知名作家,他能发出远超普通人的声音,但是现实却给他莫大的压力。黑塞,从未觉得妥协是一个选项,于是,客观生存的需要(人之外表)和向往自由的灵魂(狼的内核),成了他终生无法逾越的矛盾。陷入纠结的黑塞,在寻求荣格学派心理专业援助的同时,用最擅长的文学,将心中荒野之狼的声音告诉世界。🌸 灵魂的旅程《荒野之狼》是一本书中之书,讲述一个自命清高的学者哈利和身体里的另一个不甘的狼之灵魂相处的故事。在书中,主人公的故事里面嵌套着梦境,生活的寻常城市里隐藏着另一个隐秘世界。这层层嵌套的故事结构,确保了表达的自由和对话的精确和深刻,而出现的虚实之间的人物无不是多面的复杂体。“有才气的作家,那个莫扎特和歌德专家,那个对于艺术形而上学,对于天才与悲剧,对于人性,发表过诸多珍贵见解的作者,那个郁郁寡欢,隐居斗室,隐居于书堆中的离群索居者”,这是哈利的人设。“他最渴望的其实是重返美好时光,亦即重返那段他的精神活动和各种把戏还能为他带来快乐与名声的美好时光。”,这是哈利的追求。在书中满魔幻的情节中,哈利体验到了所有的渴望,经历了所有的精彩;如烟花般灿烂的旅程,却是灵魂的告别。🌒 永夜中永生在小说中,主人公哈利真心爱的女性是赫尔米娜,她如梦幻一般的完美,为哈利打开了一个之前并不熟悉,曾经抵触的世界。他向她学习跳舞,他们一起喝酒、听爵士乐;她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哈利,给他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的快乐和解脱。哈利和他体内的荒野之狼从未如此地和谐相处。但是,这些美好的铺陈只是为了将哈利带入永夜。很快,在虚幻的世界里,曾经执著反战的哈利沉迷于杀戮,曾经专情的哈利在情人间流连。终于,哈利与赫尔米娜初次见面时关于死亡的对话一语成谶;哈利的利刃终于迎来了插入赫尔米娜美丽身体的瞬间。一段梦幻之旅,以哈利杀死了自己的最爱为剧终,一同逝去的可能还有理想;哈利也许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却也陷入了永夜。法官说,作为杀人的惩罚,是与自己亲手杀死的女士一起获得永生。怎样想象又如何面对?这永夜中的永生。🌈 无尽的乡愁 “哈利,我们都必须经历无数的肮脏污秽与了无意义,都必须在跌跌撞撞与持续摸索中向回家的路迈进!没有人能给我们指引,我们唯一的指引是乡愁。” 这是赫尔米娜对哈利说的一段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人间有多少美好让人沉迷,就同样有多少痛苦需要去面对。佛学说,灵魂之旅就在六道轮回之中,人道是其中之一。如果黑塞的灵魂在当今的世界落在另一个身体之内,不知道他的荒野之狼还在否?对于现实又会有怎样的看法和态度?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都是一段旅程,遇到所爱之人、看到所爱之景、经历愉悦之事,固然是幸运和欣喜;宛如船舷劈开的美丽浪花。只是,没有一艘航船的出发只是为了激起浪花。生命的意义为何物?旅程的终点在哪里?思考到这些问题,终要面对这可能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而唯一指引我们的,唯有无尽的乡愁。如果生命有故乡,那多么令人向往,和这个世界的告别,就是回家的启航。在这里经历的所有幸福与苦难、快乐和悲伤,都不过是虚幻,都将化作过往。
记住,生活是盘棋(《荒原狼》读书笔记)
至少到目前为止,黑塞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这是一思想者,至少是对那个时代的一个深入的观察者。在 20 世纪初所有世界逻辑都在翻天覆地变化的年代,他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困惑和挣扎。是的,在那个所有规则和逻辑都在重新塑造的时候,像黑塞这样的思索者,一定会充满了困惑。为什么人类费了那么大力气建立起来的文明和文化,在这个时代会消解得这么厉害。那是一个贵族消逝的年代。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所谓的文明、精神亦或是文化,总是一个溢出的过程,总是有一部分比普通人多思考了一些的人,形成了一些思想的基因,在这个基因上人类的文明一点点生长起来。在这个文明之初,确实是那些不用为吃饭发愁、有钱有闲的人,思考那些跟生存没什么关系的事情。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思想” 这件事总归还是那些 “贵族” 的游戏,而普通人则是生存的被动者。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让普通人也能有时间仰望星空,也逐渐成为了思想的创造者。而这种普通人通常体现出那种所谓的 “市民” 或者 “布尔乔亚” 调调。荒原狼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挣扎和困惑着。首先他不接受的是 “布尔乔亚” 式的生活,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就是在放弃或者让渡了一些人类最宝贵的思考能力之后,选择了那些已有的既得,选择了平庸而安逸,而代价则是失去充满强度的生命力和情感。“在市民阶级舍弃强烈的生命后,他便得以固守既有且获得安稳;不再对上帝充满信仰狂热后,便得以获得良知上的平静;不再追求欲望后,现成的收获便是满足;舍弃自由后迎来的是安逸;虽感受不到致命的炙热,却能享受到舒适的温暖。”“因此市民阶级选择了以多数取代集权,以法律取代武力,以投票表决取代肩负起责任。” 在放弃了自己市民的生活方式之后,荒原狼认为自己是在两个极端里不断的摇摆。一面是理性和思考,另一面则是本能和欲望。他一直以为这两个方面是不能兼容的,他把它们对立了起来,也因此感到孤独和困惑,他对自己的状况不满,却又不知道如何破解。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女孩儿,这个女孩儿能够充分理解他,但同时又是他的反面。她告诉荒原狼,其实没有什么别的,只有生活才是真实的。而无论是思考和理性,还是本能和欲望,其实都是在背离生活。荒原狼在女孩的指引下,学会了跳舞,学会了释放,尝试着去融入身边的人群。在最后的魔幻的剧场里,荒原狼完成了女孩儿交给他的任务。只是在最后那一刻, 他仍然不知道这样到底是不是对的。我总以为那一刻,他其实杀死了自己的生活,只把象征幸福和快乐的那一点红色,留在了女孩儿苍白的脸上。故事读起来足够魔幻。只是重要的或许不是故事。我总以为,黑塞要在这里面告诉我们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人根本不是生活在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里面的。每个人,每个时刻都在做着黑白似的选择,也仿佛人就是在这样的黑白之间摇摆。但实际上,每一次选择,都会让自己产生一个新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使命和特点。而真正的人生,或者说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棋局,每一个角色的都是棋盘上的一个棋子,使用哪个角色,让哪个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会让棋局的走向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化足够多的过程。我们很多时候都掌控不了什么,生活如梦幻泡影。但是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不了角色,但是我们能选择怎么扮演角色;我们选择不了环境,但是我们能选择怎么融入环境;我们选择不了悲惨的生活,但是我们能选择在悲惨中让自己快乐;我们选择不了世界的复杂,但是我们能选择敞开心灵去接纳;我们选择不了压力的施加,但是我们能选择轻松地笑一下。第二件事情,是人的精神,无论加进去了多少所谓的工业化的引导、广告,人的精神总是有它神圣的一面在的。看得出来,黑塞对工业化背景下的人的精神有着很深的焦虑,会认为大众的精神是收到了资本、广告、政治、宣传的影响。科学技术既带来了福祉,但同样也产生了新的问题,而很重要的就是对人类精神文明传统的冲击。这虽然让人担忧,但也总归是不可避免的。这件事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而每次也都是像现在一样,需要一个时代的凝练和沉淀,才能形成一个新的时代精神。这个精神在产生的时候一定是革命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会变成传统的。但是无论这样的精神如何演化,贯穿其中的精神内核是不变的。在我看来,这样的内核就是生命力和爱。其实从荒原狼的身上我们也看得出来,无论是理性和思考,还是本能和欲望,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生命力,是为了寻找爱。所以,当我们一这样的线索去回头看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的时候,我们总能找到展现生命力和寻找爱的主线,而这也或许说明了,只要是为了这两个目标的思想,总归会是被世界选择的沉淀项。当然,我一直以为读书其实是在读自己,知道了再多,终归还是要回到自己身上。所以,我以为学到的事情是,生活这个棋局,变化和多元都是一定的,不要抱定一定之规,既然有角色,就用好它们。只要还有生命力和爱,大差不差,总归会是不错的。
人的内心
描述自我,每个人都有无数个自我。 学会笑,学会面对,一切就都会好。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