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百岁学人周有光写给大家的启蒙读物。

内容简介

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新世纪后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他更关注整个社会常识的匮乏现状,因此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短文章,广泛涉猎历史、文化理论、思维等等领域。

本书作者从周有光关于文化理论的文章中精选出10万余字,并精心做了导读。

这本书中包含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的衰减与创新、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等五个部分的内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涉及现代社会的基本知识,涉及与曾经形成、塑造我们的观念、立场息息相关的文化内容。

通过他的讲解,我们有可能体会到我们已有的知识需要怎样的改造和更新,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需要具备何种资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谈论常识的开始,或许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至少它可以提醒读者掌握一些常识对开启民智是多么有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常识的重要性
  • 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
  • 字母跟着宗教走
  • 一、字母跟着宗教走
  • 二、印度字母不来中国
  • 三、拉丁字母姗姗来迟
  •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桥梁——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三十五周年
  • 一、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三、拼音的完善化
  • 四、文化桥梁的抗震性能
  • 五、进入信息化时代
  • 拼音正词法和国际互联网
  • 一、国际互联网的时代
  • 二、拼音正词法的运用
  • 几个有不同理解的语文问题
  • 语文教学的两条思想
  • 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 读孟一疑
  • 作文和写话
  • 双文化和双语言
  • 甲、双文化时代
  • 乙、双语言时代
  •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现代文化的冲击波》前言
  • 信仰问答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 一、什么是文化和传统文化?
  •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 三、什么是现代社会?
  • 四、怎样利用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现代化?
  • 华夏文化的历史发展
  • 弘扬华夏文化、革新华夏文化
  • 一、文化的矛盾
  • 二、知己知彼
  • 三、不进则退
  • 四、世界新格局
  • 四种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
  • 一、西欧传统文化
  • 二、西亚传统文化
  • 三、南亚传统文化
  • 四、东亚传统文化
  • 五、现代文化的产生
  • 文化的衰减与创新
  • 文化的创新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
  • 一、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阻力
  • 二、人类文化史上的三大高峰
  • 文化的衰减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二
  • 一、文化衰减的条件
  • 二、文化衰减的挽救
  • 文化的流动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三
  • 一、文化的流动、流向和汇流
  • 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国际文化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 一、国际现代文化的形成
  • 二、人类文化的地区传统
  • 三、人类文化的发展程序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一、了解过去,开创未来
  • 二、文艺复兴
  • 三、启蒙运动
  • 四、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 从社会发展探索现代化的含义
  • 一、经济方面的现代化
  • 二、政治方面的现代化
  • 三、文化方面的现代化
  • 四、我国的“四个现代化”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 一、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
  • 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 三、民主是人类的经验积累
  • 四、社会主义是理想
  • 五、世界观的更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常识太重要(大家写的小书)

    作者周有光,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被誉为 “汉语拼音之父”,通达而乐观的中国知识分子典型。长寿,活了 112 岁,历经满清、北洋、国民党、共产党四个时期,被友人戏称 “四朝元老”。1923 年,他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后在日本留学,还在美国华尔街工作过。活得久,走的远,见多识广,如他儿子周晓平所说:“他的世界观是全球化的,他的一生比较超脱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对中国文化哪些好哪些不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看法”。虽然他学的是经济,但缘于个人兴趣,一直对拉丁字母有研究。1955 年被调至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这不仅有利于全国普及普通话,还便于汉语在世界与其他语种(英语等)的交流,他主编的《汉语拼音词汇》,在 1988 年更是成为电脑中文词库的基础。他还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85 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对东西方的文化、思想、经济的演进都有广泛的研究和涉猎,连襟沈从文就称他是 “周百科”。作者很牛,但写的书却很亲民。许多常识性的知识都用浅显的文字娓娓道来,一点也不拮据聱牙,是本非常好的普及读物。比如说,我们总自豪的认为汉字是世界上传承最悠久的文字。但常识是,成熟于前 1300 年的殷商甲骨文与成熟于前 3500 年前(中国黄帝传说时代)西亚两河流域的钉头字(楔形字),还有成熟于前 3500 年前的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圣书字相比还是晚了两千年。钉头字的使用时长超过 3500 年,圣书字的使用更长达四千年。我们的汉字还要继续使用下去,直到 2700 年才会超过圣书字,到那时才可以说,汉字是使用最久的文字。类似这样的常识文中比比皆是,读书犹如挖宝,真上瘾!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周百科站在世界的视角之上进行横向比较,用简洁的文字对一些发展规律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一目了然又印象深刻。比如对人类发展层次规律的总结: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神学文化(冥想)、玄学文化(推理)和科学文化(实证);天文学的发展层次:天文神学(人格天、地静说),天文玄学(自然天、地心说),天文科学(空间天、日心说);社会发展的层次:奴隶社会(主奴)、封建社会(君臣)、资本社会(雇主和蓝领工人)、后资本社会(雇主和白领工人);经济的发展层次:采集经济、农牧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政权的发展层次:神权(政教合一),君权(绝对专制、有限君权),民权(多党竞选)。虽简单粗暴,但便于梳理和记忆。因为本书是周先生文化理论文章的合集,难免会有很多内容重复,但这就像老师把重要的知识点拿出来一遍遍复习那样,权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吧!

      2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语言和文化常识

      长寿语言学家周有光关于语音学和文化发展的一些常识,目前世界上五个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印度字母文化圈,西里尔字母文化圈,阿拉伯字母文化圈,拉丁字母文化圈。语言文字随着强势文化传播,以上 5 个文化圈代表了近两千年来的文化发展。学习先进文化,跟上历史潮流,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中文在电脑时代解决了输入输出的问题,因图形化信息量密集,肯定是会长存并发展,而且汉字也是国家统一的根基,汉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英语是国际通用语音是既成事实,双语掌握是必须的。《圣经》的多语种传播,让世界产生各民族文化和国家,伊斯兰教的纯原语言传播阻碍了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强融合性是优点,老人是 “圣约翰大学” 学生,算是第一批和世界接轨的人,百岁老人的一些经验之谈还是可读的。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常识

        能读到对一些历史的真实评价,客观、公正,一个饱含智慧的老人的见识,值得一读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北京出版集团

        北京出版集团是新闻出版总署1999年批准组建的全国首批7家试点出版集团之一,拥有北京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文津出版社、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十月》《父母必读》《少年科学画报》《北京卡通》《夜北京》杂志社。集团前身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 集团公司作为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出版机构,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为广大读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精神食粮,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50余年来共出版各类图书2万余种、15亿多册,出版物获得多项国家级出版大奖和文学大奖。每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近3000种,其中新书约1600种,在销品种约8000种。出版物在全国零售市场持续稳居前列。在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中,北京出版社曾两次获得“最受读者喜爱的出版社”。2009年,集团公司获得“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