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5千字
                       字数
                        2024-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学大师曹伯韩写给大众的国学启蒙书。
内容简介
《国学常识》是曹伯韩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入门书,共包括142个常识点,全书以单篇短小的篇幅、浅明可亲的文字,梳理了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古物、书籍、经学、史地、诸子、佛学、理学、诗赋词曲、散文骈文、小说戏曲、科学艺术等国学精粹,将其源流、演变过程及代表性观点一一呈现,是一部普及国学常识的经典之作。可以说,虽是小书,但知识量巨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编例
 - 第一章 概说
 - 一 所谓国学
 - 二 国学在清代
 - 三 国学的分科
 - 四 国学的派别
 - 五 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 六 欧美学术的影响
 - 七 “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 八 国学与世界学术
 - 九 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 一〇 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 第二章 语文
 - 一一 研读古籍的阶梯
 - 一二 所谓小学
 - 一三 六书
 - 一四 字形的演变
 - 一五 字义的演变
 - 一六 训诂学
 - 一七 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 一八 方言学
 - 一九 字音的变迁
 - 二〇 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 二一 双声叠韵
 - 二二 反切
 - 二三 四声
 - 二四 声韵学
 - 二五 字母
 - 二六 韵部
 - 二七 古音之推定
 - 第三章 古物
 - 二八 金石之学
 - 二九 殷墟发掘
 - 三〇 甲骨之学
 - 三一 古物与社会学
 - 三二 无文字的古物
 - 三三 古物与考证学
 - 三四 古物与古书
 - 第四章 书籍
 - 三五 传写本与刻本
 - 三六 版本之学
 - 三七 校雠之学
 - 三八 章句之学
 - 三九 目录之学
 - 四〇 图书分类法
 - 四一 辑佚及辨伪
 - 四二 类书及丛书
 - 四三 考证学与读书法
 - 第五章 经学
 - 四四 五经、十三经、四书
 - 四五 《易经》
 - 四六 《书经》
 - 四七 《诗经》
 - 四八 三礼
 - 四九 《春秋》
 - 五〇 《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 五一 经之传授
 - 五二 今文经学与谶纬
 - 五三 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 五四 汉以后的经学
 - 五五 清代的经学
 - 五六 经学的扬弃
 - 第六章 史地
 - 五七 所谓正史
 - 五八 正史的内容
 - 五九 编年史
 - 六〇 纪事本末
 - 六一 别史
 - 六二 政书
 - 六三 杂史传记及其他
 - 六四 学术史
 - 六五 史评
 - 六六 地理
 - 六七 历史哲学
 - 六八 新史学的产生
 - 六九 新史学的业绩
 - 第七章 诸子
 - 七〇 诸子的学术派别
 - 七一 儒家
 - 七二 道家
 - 七三 墨家
 - 七四 别墨及名家
 - 七五 法家
 - 七六 兵家及其他
 - 七七 王充之学
 - 七八 魏晋时代的玄学
 - 七九 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 第八章 佛学
 - 八〇 初期的佛教
 - 八一 佛教的中国化
 - 八二 流传中国诸宗派
 - 八三 小乘诸宗
 - 八四 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 八五 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 八六 佛学与儒学
 - 八七 因明学
 - 八八 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 八九 现时佛学的趋势
 - 第九章 理学
 - 九〇 宋明理学的产生
 - 九一 周敦颐与邵雍
 - 九二 张载及二程
 - 九三 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 九四 陆象山与杨慈湖
 - 九五 浙东学派
 -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 九七 王阳明之学
 - 九八 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 九九 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 一〇〇 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 第十章 诗赋词曲
 - 一〇一 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 一〇二 最早的诗总集
 - 一〇三 楚辞
 - 一〇四 赋
 - 一〇五 乐府
 - 一〇六 五言诗
 - 一〇七 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 一〇八 唐诗
 - 一〇九 李白、杜甫
 -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 一一一 词
 - 一一二 重要词人
 - 一一三 散曲
 - 第十一章 散文和骈文
 - 一一四 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 一一五 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 一一六 周秦汉的散文
 - 一一七 六朝文
 -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 一一九 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 一二〇 所谓古文义法
 - 一二一 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 一二二 八股文及对联
 - 一二三 文艺论评
 - 一二四 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 第十二章 新被重视的文学
 - 一二五 戏曲的摇篮期
 - 一二六 戏曲的成长期
 -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说
 -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说
 - 一二九 清代的小说
 - 一三〇 宝卷、弹词、鼓词
 - 一三一 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 一三二 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 第十三章 科学及艺术
 - 一三三 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 一三四 天文学和历法
 - 一三五 数学
 - 一三六 物理学及化学
 - 一三七 医学
 - 一三八 应用技术
 - 一三九 科学与迷信
 - 一四〇 艺术
 - 一四一 绘画及书法篆刻
 - 一四二 音乐
 - 本书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