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吴晓乐非虚构力作,直击心灵的21篇随笔,写给常常觉得和周围格格不入的你。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诚挚、洞察幽微的笔调,去揭示那些我们无比熟悉却视而不见的事物。

她写女性之间隐藏的厌女情绪,体察女性潜移默化的“月经耻感”,也自陈母女两代人的冲突与和解;她写自己曾为迎合男友病态节食的经历,回顾言情小说如何塑造了女孩最初的爱情观;写“女神”这个词背后隐藏的陷阱,也反思“年轻人一定要在大城市拼搏”这种论调。

那些很好很好,可非我所愿的,可不可以不要?能否任我们长齐个性,拥有不与人同的自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偏在
  • 序曲 书写的起源
  • 女儿们在天平上踌躇
  • 我与我的血
  • 习得复忘掉
  • 铂铱男孩
  • 那些坏情话
  • 正果与它们的产地
  • 圣母病再见
  • 叛逆期
  • 等待父亲
  • 秘密频道
  • 身为肥狗,我很抱歉
  • 如何永远拥有一位女神?
  • 吃与爱
  • 那些致命的明亮
  • 在台北练习起飞与降落
  • 可是我偏偏不喜欢
  • 恋物记
  • 她从海上来
  • 别人的故事
  • 创作者的另一半
  • 后记 来一把合于心意的开罐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6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想推荐给所有女生的书

    这本书真的真的太好了,想推荐给所有女生,以及或许有想了解女生的男生。书都是一篇一篇的小短文,读起来不累。作者说,这本书的主题就是 “我从小到大的一些感受”。内容很零散,没办法串联出来一个完整的故事,真的就是写一个女生从小到大的一些感受而已。写女生的自我厌弃、写月经、写跟家人父母、写爱情、写工作也写生活。不知道是不是 “锚定效应”,我竟然跟作者有差不多一样的人生。是一个女生,有一个弟弟,妈妈非常努力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自己又好像 “太争气”。所以,几乎每一篇都有共鸣。感觉有一个人,把我的经历和脑子里清楚却说不出来的话都写出来了,甚至怀疑是在看自己的日记。读的时候常常拍大腿感慨这里的描写又妙又真实,也掉过几次眼泪。总而言之,是我心里第一好的书。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引人入胜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晓乐老师的专访

        社会观察家 - 吴晓乐 晓乐老师一开唛就一直说自己 "紧张"。甚至想象如果这场讲座能有 4、5 个人就还蛮开心的。作家也有这么不自信的时候。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允许自己 "不自信"。当我们对自己有很多允许的时候,我们的心也会打开,状态也会变更好。问题 1: 为什么你不开社交媒体,不用 Facebook、微博?吴晓乐说我很享受的是大家找不到我的那个过程。听完整个对话,晓乐爸爸也有一段时间躲起来,居然有和爸爸相似的过程。这和我们主流的做法,希望 "被看到" 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当时的念头是,居然有这样一个 "生物",永远躲着大家,居然也能活得那么好,拥有很多很多爱。第二个允许,允许自己 "不被看到" 如果我们真的不想。晓乐老师讲到写作的时候,把自己关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自己的世界里。但是一个人太久了会有我在哪里啊?这个感觉。所以也会出来连唛。创作的时候,心是打开的。敞开心胸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吸收到一些负面的情绪。比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这本书的争议很大。人性的本能就是想要主导一件事情的诠释。晓乐老师的选择就是躲起来,不解释。"其实我觉得自己也有人际交往的障碍,我就是蛮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没有太多" 被看到 "的需要。" 问题 2: 你喜欢运动吗?晓乐老师反问:我在书里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不喜欢运动的人吗?突然就是感觉老师很可爱,她很在乎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感觉。透过我的书,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然后老师讲了台湾小孩被体育折磨,在烈日下跑操场,提起运动会很痛苦。晓乐老师坦言自己喜欢长跑,因为配件很简单,旧衣服、旧鞋子就可以,很容易开始。跑步、游泳,可以很慢地进行。缓速的时候,很多东西会浮出来。跑步的时候,也许脑子里会冒出一个想法,我和这个人相处真的愉快吗?还是有一点点勉强?不需要马上回答。搁着,10 分钟、20 分钟。自己和自己对话,我们把选择权交回给自己,可以回答或者不回答。奔跑的时候,大脑也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其实我也是蛮享受一个人的感觉。每天早上散步的时候是我想法最多的时候,自己和自己对话。有时候一个想法下来了,我就拿个袋子,收一下。(其实是记录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收纳想法的爽感呢?" 问题 3: 怎么成为一个作家?先说真实的答案:好意外,老师居然说启发她最多的是言情小说,那是她接触哈利波特之前,内心最驰骋的地方。爱情小说是最难写的,因为故事已经订好了就是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谈恋爱。能改变的只是故事系统的设定,比如和吸血鬼谈恋爱、时光穿越谈恋爱、和外星人谈恋爱等等。晓乐老师的爸爸妈妈在她小的时候都非常忙,只能用眼角的余光看小孩。平时只要扫一下,没有干特别出格的事情就可以,这反而可以让孩子可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这里我要给自己第三个允许,允许自己不过多的管孩子,扫一眼就够了。吴晓乐老师说小说的初恋是席娟。去邻居男孩家第一次看到席娟的时候才 8、9 岁。邻居男孩找来她妈妈的书给她看。男孩的妈妈知道就非常紧张,当天晚上逼那个男生来找晓乐。但是那个时候她刚看到一半,硬撑着不还。那本书的名字叫《抢来的新娘》。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又借了非常多本言情小说。看言情小说的好处是,大人不用逼你。她也通过看言情小说,多认了很多字。人与人之间的最亲密的感情天然就是有一种内驱力。我们不让孩子看言情小说,怕的是什么呢?我们不是也都曾经偷偷看过吗?请我们在这里许下自己的第四个允许,允许孩子看言情小说。"我也看了蛮多言情小说,曾经很内疚自己花那么多时间去看没有用的书。听到老师说的话坦然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言情小说也塑造了我的一部分,坦然接受这个部分的我吧。很多人说我文笔很好,也许就是受益于言情小说。" 官方的答案就是张曼娟老师。高中的暑假学校列清单让大家去读书,学姐推荐她去看张曼娟。于是她就借了《海水正蓝》,也是一部爱情小说。问题 4 晓乐妈妈给予她最大的礼物是什么?晓乐妈妈是一个不太会去评断别人的人。每次她跟妈妈说些什么,妈妈总问她:为什么呢?别人家长可能会有一些负面的评价:你想太多了,你为什么会这样?总是想矫正孩子的观点,但是晓乐妈妈给她的礼物就是,总是问她:为什么呢?"读完这段我的感受是,我们每一个妈妈,是不是都能少一些责怪,多问一些:为什么呢?最简单的话,也可以成就一个人。" 问题 5:如何培养自己的洞察力?老师教了一个作家看世界的方法:打开相簿,照片显示了你看社会的那一部分。那些东西是你真的想看的,对你有吸引力的。有的朋友拍猫、有的拍狗。"我的相簿一部分是上课的截屏、一部分是大自然、一部分是孩子。那么多上课的截屏也是惊到我了。" 利用自己对自己厌倦的时候,比如我拍照到 10 次怎么还是这样子,我的手法怎么还没变?OK 那我换一个角度,这个就是成长的开始。罗老师说过:让自己比别人先厌倦。厌倦的情绪会带来转折和成长,也是我们培养洞察力的关键时刻。问题 6: 面对华人社会重男轻女,女性如何受到较小的影响?我们华人世界有一句话叫:"终于媳妇熬成婆",在漫长的岁月里,媳妇什么都不能做,只有等待,等待时间老去,等待自己成为婆婆有了媳妇,才可以去填补自己心理的空洞。晓乐老师小时候就有蛮强的意识:在自己身上能改变就够了。媳妇熬成婆,是自己的卷子自己想不写了,留给后来人来写。晓乐老师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卷子交给别人来写。当然,我们也不要给别人出题目(设立挑战),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考卷(挑战),自己写自己的考卷是最好的。这里是我们的第五个允许: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题目(挑战)和答案(解决方案)。不要总想事事给他们安排到位。问题 7: 爸爸妈妈对你的作品有什么感觉?爸爸妈妈会偷看晓乐老师的作品,默默把它看完。爸爸说你写的很好,很传神。这也是爸爸表达的极限了,他是一个被男性的壳过多束缚的人。妈妈就是很纠结,总想要改变书里的情节。因为妈妈觉得你写的不是事实。爸爸妈妈可以从作品里面看到晓乐老师的样子,也可以更加连接。问题 8: 书里写的爸爸的壳是什么?男生的情绪会受到社会的压抑。小女孩可以尽情的哭,小男孩哭我们会担忧,会告诉他不要再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社会对男性的想象,有一个壳,像功成名就,用更多的金钱和资本保护他的家庭。爸爸生意失败以后躲到一个世界里,拒绝跟外界沟通。因为他很难跟太太说,我失败了。也很难跟女儿说:我不是一个好父亲。问题 9: 鼓励男生看女性文学吗?当然啊,因为他们是你的妈妈、太太、姐姐妹妹、女儿,就是你身边一半的人都是女性。有读者不喜欢晓乐的文字,有了女儿之后,却有一个很大的转变,觉得她写的很好了。问题 10: 可以生气吗?该气就去气,这件事是被允许的。情绪就像一条河流,人会被自己的情绪吞没,载浮载沉。偶尔吐一口气,就像游泳一样,自由呼吸。但生气的时候,最好有一个自己的小窝。不然气完还得回房间,和父母一墙之隔,还是太过尴尬。第六个允许:允许自己和孩子生气,反正年轻,该气就气吧!问题 11: 如何更好的打开自己,释放自己的女性能量?乍看拥有自己的身体,其实不是完全拥有她。有些人摸不到自己的脚底,只能摸到小腿。我们做瑜伽,每一次都伸展一点点。很多女生要面面具到,我要顾及谁谁谁。。。谁都要顾的话,唯独顾不到自己。第七个允许:允许自己不要那么面面具到,多顾一下自己。问题 12: 会不会感觉自己会孤独终老?晓乐老师说:未来社会孤独终老不是贬义词。晓乐老师的外婆晚年的选择就是自己一个人住。外婆 75 岁的时候觉得太累了,不想再照顾家里的人了,于是扛住家里人的坚决反对,毅然决然决定自己一个人搬出去住。搬出去以后晓乐老师才心酸的发现:她原来是一个喜欢看古装爱情剧的人。她原来喜欢皇帝、格格,可是和家人一起住的时候,她连电视台的选择都不能自主。一个人的时候,反而更加释放 "为人" 的天性。一个人终老,未必孤独。晓乐老师的采访整个过程 1 个半小时,对我的启发很大。我也会因为晓乐老师对自己的允许对自己和家人多一些允许。多给一些允许,可以对抗社会强加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壳。突破 "壳",我们才能自由的生长。以下我总结了 7 个允许。第一个允许,允许自己 "不自信";第二个允许,允许自己 "不被看到";第三个允许,允许自己的小孩在 8-9 岁的时候看言情小说;第四个允许,允许自己不管太多孩子的事情,余光扫一眼就好。管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都要问自己两句话,我们真的更懂吗?我们真的比孩子还更懂自己吗?第五个允许: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题目(挑战)和答案(解决方案)。不要总想事事给他们安排到位。第六个允许:允许自己和孩子生气,反正年轻,该气就气吧。第七个允许:允许自己不要那么面面具到,多顾一下自己。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9条书评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