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社会,变成没有围墙的校园了,新式“大学”并不能为学员提供学历证明,而这些“大学”又是以何种方式将这样的动力变成一门生意的?

内容简介

蔚然成风的学习氛围几乎遍布中国的每个城市和乡村。从线上付费音频课程,到线下的实体课堂,在通勤出行的路上,在网络视频的远程教室里,人们生怕浪费任何碎片时间。近年来知识付费所引发的热潮切实推动了学习氛围的普及。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丰富的资讯内容,更多引发的不是获取知识的满足感,而是对于知识匮乏的焦虑感。

除了课堂形态的多元化,新一拨全民学习运动的另一个鲜明特点,是课程内容的超常规设计。不同于传统商学院,也有别于具体的职业技能提升,新生代学生甚至不再要求借此获得学历资质。相反,一些和社会学、科学、人文学科相关的“无用”之学广受追捧。这意味着,人们焦虑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缺乏具体的知识,更多是急于理解这个多变的世界,以求在其中更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社会,变成没有围墙的校园了
  • 非洲猪瘟蔓延多国
  • 非洲猪瘟的连锁反应
  • 中国零售20城
  • 2025年十大智能趋势
  • 有价值的监控
  • Coach母公司突然换帅
  • 欧盟贸易委员玛姆斯托姆:关于贸易的真相
  • 这些声音也值得听
  • 改变日本的《广场协议》
  • Google:谜之尴尬的3年
  • 抗衰老药物即将问世
  • 数字考核让企业战略跑偏
  • 《财富》改变世界榜单
  • 不一样的夏令营
  • 梁文道如何看理想
  • WeWork:假设容易证明难
  • 出行市场冰与火
  • 流媒体时代,古典音乐何去何从?
  • 电动汽车的“罪与罚”
  • 日本女性选择“和自己结婚”
  • 时装企业的未来预测:AI主导的库存方案会取代传统买手吗?
  • 新式“大学”诞生
  • 想从学生变成公司人,还得接受再教育
  • 私董会和总裁班
  • 明星老师养成记
  • 地下88米的建筑
  • 老牌零食如何重获新生
  • 数字化,最大的难点是所谓分寸
  • 看似潜力无限,母婴市场也需突破瓶颈
  • 在互联网的世界,我们终将“老无所依”
  •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牛股
  • 数据隐私之殇
  • 好的企业家都不快乐
  • 我在研究女性、时尚和消费主义
  • 我希望一天有48小时
  • 善待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不是给别人看的生活规模
  • 关于//性别与焦虑//
  • 无限HER彩接纳自我
  • A place for Her, with Her, by Her
  • 家具界的“变形金刚”
  • 老游戏回忆杀
  • 推理让我找到自己
  • 人口地理因素如何制约美国政治左转
  • 里诺太浩:内华达小镇的大佬传奇
  • 遥远的过去又开始闪动起花絮
  • 年轻时候的事
  • 班宇:早得罪,早省心
  • 悄悄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啊哈时刻摘抄:2019 年秋季,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Lee Bollinger 在该校的本科开学典礼上这样说道,“大学的意义不在于盈利,不在于行使权力、制定政策,亦不在于崇拜神祇、社团活动、享受生活,或是建立人脉。这些抱负本身没有问题,大学也不能完全独立于它们存在,但它们并不构成大学的精髓。大学的精髓在于讶异、好奇,在于对我们当下所知的不懈追求。大学总是拥有前进的动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社会,变成没有围墙的校园了

      2019 年,834 万应届高校毕业生饱含对未来的期许与焦虑,走出大学校门。他们自己或许意识不到,超过去年 14 万人的毕业生规模,再次创下新纪录,也因此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数十年更好发展的代表。不过,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约从 2005 年开始,中国的就业环境开始脱离高速增长轨道。更多的毕业生,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个压力直接传导至大学毕业生群体,2019 年,多达 285 万人报考了研究生 —— 一方面,新技术搅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路径,很多行业和公司都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恰是传统高校教育无法提供的,另一方面,推迟工作时间,也在客观上逃避了就业压力。尤其对于非 985、非 211 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有效应对这样的压力,需要早做准备。我们本期的封面报道之一《想从学生变成公司人,还得接受再教育》中的几位主角正是如此,她们早在大二便开始参加新型职业培训,以期在毕业时得以进入理想的公司。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第一财经杂志

      《第一财经杂志》致力于关注公司现象和商业新闻,为公司人读者群提供各行各业商业创新的信息与观点。 内容上倡导创新的观念,语言上追求轻松易懂的风格,自2008年2月创刊以来,开创与建立了一种属于第一财经周刊的商业新闻理念:为读者提供崭新而富有价值的商业新闻服务。内容上既有专业的公司现象分析,也有轻松使用的行业信息和公司人关心的各方面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