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百年畅销经典《自卑与超越》的姊妹篇,更适合当下普通人阅读、更具指导意义的心理学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人,做得到任何事:阿德勒心理学讲义》被认为是比作者阿德勒另外一本作品《自卑与超越》更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心理学经典著作。全书以社会兴趣为核心,从原型、人格、童年、家庭、梦境、教育、人际关系、爱情与婚姻等人生百景出发,论道说理,所呈现的人文观点,极具启发性与前瞻性,有待你慢读细思,咀嚼出字句背后丰沛的底蕴与真义。故事即人生。他的不完美哲学、生活之道、人性省思,澄明如镜,深入每一个人、每一段人生、每一个故事的内在,照出更真实的一面。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讲 生活的科学 The Science of Living
  • 第二讲 自卑情结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 第三讲 优越情结 The Superiority Complex
  • 第四讲 人生风格 The Style of Life
  • 第五讲 早期记忆 Old Remembrances
  • 第六讲 态度与行动 Attitudes and Movements
  • 第七讲 梦与梦的解析 Dream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 第八讲 问题儿童及其教育 Problem Children and Their Education
  • 第九讲 社会问题与社会适应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Adjustment
  • 第十讲 社会感、常识与自卑情结 Social Feeling,Common Sense and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 第十一讲 爱情与婚姻 Love and Marriage
  • 第十二讲 性与性的问题 Sexuality and Sex Problem
  • 第十三讲 结语 Conclusion
  • 附录 阿德勒生平年表 The Chronicle of Alfred Adler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3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自己,拥抱自卑,萌生勇气,迎接挑战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以社会兴趣为核心,从原型、人格、童年、家庭、梦境、教育、人际关系、爱情与婚姻等人生百景出发,论道说理,揭示重点,并用形形色色的临床故事,来阐释、佐证。通过本书,我重新认识自己,进而学着拥抱人人都有的自卑感,想将其化为养分,萌生勇气,面对一切挑战与逆境。阿德勒说:人,做得到任何事!他不在乎过去,不认同宿命论与天注定,主张事在人为,并如此相信:唯有你自己,能决定你人生的样貌;也唯有你自己,才能改写人生的剧本。阿德勒用一生观察并剖析 “何而为人”,终得此结论。如果你也有问题需要解决,请打开这本讲义,进入阿德勒心理学殿堂去寻找答案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难走的路,才是人生最正确的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一生过起来非常的有趣。但是我们并不知道的是,是因为我们度过了每一个难关,使我们精力了每一个不可磨灭的回忆,使我们通过从中观察改变自己,那才变得有趣。阿德勒心理学一直讲着自我超越,同时也一直想着向内寻求改变。我们每个人生来是要跟社会产生关系的,我们每个人生来也是要必须独立面对自我的,这就说明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自卑的自己,狂妄的自己,骄傲的自己,和不被别人认可的自己。通过这本书我们就知道人活一世更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信念限制住,也不要认为自己什么做不到,当然了,我们确实被一些东西固化了,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生来就会有一些限制,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不要被这些限制所打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有三个洞见:1 - 先做到再反过来问自己,不要还没有做就去问自己。2 - 当自己自卑的时候把这个包袱放下,这并不是真实的你。3 - 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并不是割裂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改变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能做到任何事,能成为任何人

        弗洛伊德的又一得意门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因学成过程中渐渐与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产生分歧而以 “个体心理学” 自成一派。也因他特殊的人生经历而更多去关注人的自卑情结。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自始至终都与 “自卑感的问题” 环环相扣。自卑感是人类努力与成就的基础,却也是所有心理调适不良问题的根源。人要是找不到合适而具体的优越目标,就会发展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让人避之唯恐不及,而这股想望会转变成优越情结;优越情结只是一个落在人生无用空虚面向上的目标,导致人们因虚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所以最终,人格决定命运,好在,哪怕二三十岁时人格难以改变了,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所以,人其实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人,能做到任何事。

          转发
          4
        • 查看全部12条书评

        出版方

        领读文化

        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份,一家年轻有活力,并拥有资深出版团队和丰厚内容资源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与发行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态度、市场眼光、匠人手艺,为城市中产者提供高品质图书及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