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4千字
字数
2022-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83位战时小人物亲口讲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内容简介
2009年,随着仅存一位一战退伍军人的谢世,英国口述史专家彼得·哈特对英国的一战老兵进行的183次口述历史访谈,成为了罕见的战争记录。
作者彼得·哈特以这些记录作为基础,重新将他们带回历史舞台,让一战亲历者讲述自己真实的战斗岁月。这些受访者不但向哈特讲述了堑壕战、毒气战、无限潜艇战的惨烈,还向他讲述了恼人的虱子、泥泞的战壕、短缺的衣食等战争中真实的景象……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1 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
2 1914年:一支军队的阵亡
-
3 准备好参军了吗?
-
4 1915年:西部战线
-
5 向东突围:1914—1918年
-
6 1916年:索姆河战役
-
7 海上的战斗岁月:1914—1918年
-
8 战壕里的生活
-
9 1917年:西部战线
-
10 空中战争:1914—1918年
-
11 1918年:德国的春季攻势
-
12 1918年:奔向胜利
-
13 战后残局
-
致谢
展开全部
183位战时小人物亲口讲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亲历者留下的仅存声音。书中的小人物是受球队伙伴鼓动而参军的少年,是到战场上才学会使用枪支和刺刀的新兵,是带着家人照片奔赴前线的年轻父亲,是无法适应正常生活的退伍士兵……
一战英国士兵口述战争实况
这本书是彼得・哈特(Peter Hart)2017 年的作品。徐萍翻译的《一战小人物口述史》原作名是 Voices From the Front: 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War,直译过来名《前线的呼声:一战的口述史》。 哈特是英国一战史、军事史、口述史专家。自 1981 年起任职于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便一直负责采访并保存英国一战老兵的口述历史。他的代表作包括《索姆河:西线黑暗的日子》《加里波利》《一战中的战斗故事》等。本书是基于他在上世纪 80 到 90 年代早期为博物馆的声音档案做的 183 次对退伍军人的采访,因此他的研究对象仅限于英国士兵,简单来说就是一本《一战英国士兵口述战争实况》。在前言中,他明确写道:“自始至终,我的目标都是让这本书变得非常个人化,反映我亲身经历的故事,而不是从二手书中收集那些久远的资料。” 书中历史大背景穿插着一个又一个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军团的士兵的采访,为冰冷的上层叙事增添了生动且多样的个人色彩与情感。两相对比之下,哈特通过口述史指出传统历史证据如军方档案,军官为了规避责任或者迎合时代宣传而造成的历史谎言。哈特也承认,口述史也存在着它的问题,比如职位较低的退伍军人就不太可能了解当时的军事战略和全局观;采访人员会对部分战役有所倾向;被采访者会趋向于隐瞒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战时常见的嫖娼及战后常见的家暴问题当事人都会有所避讳;更普遍的是,他们之后的回忆经战场上极端的压力和时间的洗刷也可能有了错漏和扭曲,因此哈特认为,采访不是证词。它是整体图景人性化的一部分,最好是用来了解在战争中的情感 —— 它的恐怖与道德冲击 —— 而不是描述真实发生的细节,如此才不会对战争有着单纯而浪漫的想象。 本书的正文大部分遵循了一战的时间线,作者将一战爆发时人们整体较为积极的情绪的首章命名为 “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随后在四年的每一年中会挑一些对于比较重要的战役或战线来讲解,其入选理由不一:参与在当中的军人可能比较多,材料更为丰富;某行动成为整体战略中一个关键的转折;又或是本场大战中某种新型的武器成为了士兵的 “生命收割机”。中间穿插 1914-1918 年地中海战况、海战、空战、战壕的战况,试图为补全仅是西线战况的不足。就本人读后感觉,口述史在描写 “战壕里的生活”、“战后残局” 这两章最为出彩,以沉浸式的方式让读者陷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思考那些时代的大命题:死后的荣誉是否值得?个人和群体该何去何从?如何面对生命突然的结束?如何接受不同阶级的差别待遇?如何去理解战争的意义?等等。但是在书写海战的时候,口述史的弊病就暴露无遗,原因是海军往往只负责船上的一小部分,因此作者不得不采取以船只的视角来书写战况,变成了一部科技史,即便加入了小兵视角,他们也被淹没了,变成一堆数字。另一问题是,由于采访人群的单一性质,作者未能提供敌方或者英联邦其他国家士兵的视角,往往给人一种同盟国比协约国强大许多的印象。女性的声音、战争中其他群体如华工的声音极其稀少,甚至完全不存在。尽管如此,哈特的讲述对于人们进一步了解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依然有着巨大的贡献,本书总体的叙述方向是反战的,即无人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了赢家,科技在这场战争中呈线性,飞速进化着,形成一种新型的 “全武器战争”。当庞大的人群做出了牺牲之后,战后却未能如人们所愿,塑造一个更为乌托邦式的世界。那些一战老兵的伤痛、社会的伤痛,都需要更妥善的处理。文中有一段给我很深的共鸣:“他们作为新兵所经历的陆军训练计划,目的是把他们作为个人来分解,把他们作为士兵来重建:纪律严明,毫无疑问地、本能地服从命令,能够应付战争带来的身心上的暴力和压力。但是遣散的时候没有解除程序的设计方案。” 这些问题不光存在于一战那个时代,它同样也存在于现在的人中,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去解决。
出版方
读客文化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创立以来,读客文化是中国书业品牌影响力领先、营销模式领先、生产方式领先的专业出版机构。连续推出《藏地密码》《岛上书店》《大江大河》《丝绸之路》《银河帝国》《巨人的陨落》《漫长的告别》《局外人》《无声告白》《半小时漫画系列》等超级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