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助人技术有破有立的本土化专业建构。

内容简介

多年来,以西方心理咨询理论为主导的心理咨询,存在着至少以下三个偏见:“我”是独立存在的;身心是二元对立的;情绪需要直白的语言表达。

本书旨在识别和打破这些偏见,反思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本土适用性,对其去殖民化。将克拉拉·E.希尔的助人技术模型进行本土化重构,使其更适用于国内的助人者和来访者。无论是案例示范还是练习设置,都更为贴近国内咨询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内来访者的真实反应,弥补了当下助人行业教材中不够本土化的遗憾。

目录

  • 版权信息
  • 赞誉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一部分 心理咨询本土化迫在眉睫
  • 第1章 心理学界的去殖民化浪潮
  • 浅谈文化殖民
  • 西方心理学界掀起的去殖民化浪潮
  • 中国心理学界需要去殖民化
  • 第2章 西方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偏见
  • 偏见1:“我”是独立存在的
  • 偏见2:身心是二元对立的
  • 偏见3:情绪需要直白的语言表达
  • 第二部分 用本土化助人技术进行咨询会谈
  • 第3章 进行铁三角角色扮演刻意练习的心理准备
  • 什么是刻意练习
  • 铁三角刻意练习的设置
  • 铁三角刻意练习的功能
  • 第4章 示范案例背景信息
  • 第5章 技术1:倾听
  • 对倾听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倾听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6章 技术2:共情
  • 共情盲点
  • 第7章 技术3:重述
  • 对重述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重述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8章 技术4:提问
  • 对提问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提问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9章 技术5:情感反应
  • 是情感反映还是情感反应
  • 对情感反应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情感反应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用本土化的情绪词汇进行情感反应
  • 描述身体感受来进行情感反应
  • 用意象和比喻进行情感反应
  • 用非言语回应进行情感反应
  • 用留白进行情感反应
  • 第10章 技术6:情感表露
  • 情感表露和情感反应的区别
  • 对情感表露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情感表露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11章 技术7:沉默耐受力
  • 第12章 技术8:解释
  • 对解释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解释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13章 技术9:即时化
  • 对即时化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即时化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一大类:对非言语信息的即时化
  • 第二大类:对咨访关系的即时化
  • 第14章 技术10:挑战
  • 对挑战技术的去殖民化思考
  • 对挑战的本土化视角重构
  • 第15章 技术11:行为激活
  • 行为激活的原理
  • 什么时候适合行为激活
  • 行为激活的步骤
  • 第16章 技术12:结案与告别
  • 结案和告别为何难
  • 咨访关系会结束的情况
  • 如何结案
  • 送给助人者自己的礼物
  • 附录1 克拉拉·E.希尔的定义与本土化视角重构后的定义对比
  • 附录2 如何撰写结案报告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助人技术有破有立的本土化专业建构,将成为心理咨询去殖民化的重要里程碑。著名心理学家徐钧专文做序。徐凯文、贾晓明、王建平、李孟潮、段昌明、李明、严艺家、雷雨佳、李悦联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是看到书名就想进一步读下去的书。但是看到了 “文化殖民” 是感到了重重的阴谋论的味道,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但也知道不同的文化有深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的不愿意打上深深的标签。书还没有读完,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愿意探索,希望收获更多的真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