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0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邂逅汉武帝,漫谈中国历史上首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内容简介
大漠戈壁里的戍卒,沟渠大堤上的劳工,西域道路上奔波的使者,田地间种植庄稼的农夫……更多人的生活和故事,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了。我们能做的只是通过有限的信息,去管窥这个曾经鲜活的世界。 史书没有记录这些人,但我们知道,他们是存在的。
本书内容源自《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书。以汉武帝刘彻的人生轨迹为主线,以该时期的标志性事件为突破口,通过对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因素的解析,逐步展开了公元前1世纪前后的历史画卷,揭开了汉武帝时代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中华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表达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汉武帝出生前的世界
- 第一章 皇帝头上的“三座大山”
- 1.汉初统治集团的构成
- 2.汉初国家面临的三个问题
- 3.汉代税收体系概况
- 第二章 七国之乱与太子之死的隐秘联系
- 1.汉初中央与诸侯的关系
- 2.平定七国之乱
- 3.当太子怎么就这么难
- 第三章 周亚夫之死
- 1.慈父的霹雳手段
- 2.又一次“鸿门宴”
- 3.景帝的逻辑
- 第四章 汉武帝的“三把火”
- 1.新政的社会基础
- 2.儒学和黄老之争
- 3.武帝初掌权
- 第五章 十三年与两万里
- 1.凿空西域的起源和使团构成
- 2.张骞被俘
- 3.张骞的回国路线问题
- 4.凿空西域的历史价值和史家对张骞的评价
- 第六章 匈奴简史,游牧帝国的起源
- 1.人类发展的内在动机
- 2.游牧文明的产生原因
- 3.匈奴发展概况
- 4.农牧冲突的实质
- 第七章 察举制——汉代“公务员”招考指南
- 1.被扶持的儒家学说
- 2.汉武帝和群臣的矛盾
- 3.察举制的起源
- 4.察举制的构成之一——常科
- 5.察举制的构成之二——特科
- 6.察举制的补充——征辟制和任子制
- 第八章 西汉政权架构和内朝制度
- 1.汉代的行政层级
- 2.君主和官僚的矛盾
- 3.内朝制度的初创过程
- 第九章 诡异的马邑之战——汉匈百年战争的序幕
- 1.马邑之战的起源
- 2.主和派和主战派的争论
- 3.是战是和看利益
- 4.汉军的作战计划
- 5.作战计划的破产
- 6.战后的责任人处理
- 7.战后影响
- 第十章 一场洪水和将相之死
- 1.瓠子堤决口
- 2.黄河的形成和决口历史
- 3.黄河堤坝工程
- 4.瓠子堤决口的后续
- 5.新老外戚的冲突
- 6.窦婴、田蚡之死
- 7.汉武帝的生育问题
- 第十一章 拓边西南
- 1.拓边西南的起源
- 2.西南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 3.秦汉对西南的开拓和道路建设
- 4.夜郎自大的由来
- 5.汉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策略
- 6.开拓大西南对中国的意义
- 第十二章 从奴隶到将军,汉朝人可以多能打
- 1.作战部署
- 2.战役目的
- 3.作战经过
- 4.龙城的位置
- 5.战后处理
- 6.龙城之战的影响
- 7.将军卫青
- 8.西汉的军事编制和骑兵装备概况
- 9.将军的成长之路
- 第十三章 卫青四征漠南,霍去病两战河西
- 1.第一次漠南之战
- 2.第二次漠南之战
- 3.第三次漠南之战
- 4.第四次漠南之战
- 5.冠军侯霍去病
- 6.第一次河西之战
- 7.第二次河西之战
- 第十四章 漠北决战
- 1.战前准备:汉军的物资消耗情况
- 2.两千年前的总体战
- 3.作战部署
- 4.卫青军作战经过
- 5.霍去病军作战经过
- 6.战后结局
- 7.中国人的民族使命
- 第十五章 中年皇帝的艰难致富路
- 1.汉代军费开支情况
- 2.财政的窘迫
- 3.汉初混乱的货币政策
- 4.汉初工商业豪强崛起的原因
- 5.硬核的财政改革
- 6.盐铁专卖
- 7.统一货币
- 第十六章 两王谋反——一场几万人陪葬的惨剧、闹剧
- 1.淮南王的家族史
- 2.汉代郡国并行体制的由来
- 3.削藩策和推恩令
- 4.《淮南子》和淮南王的政治抱负
- 5.淮南王谋反经过
- 6.衡山王谋反经过
- 第十七章 南越请降
- 1.岭南概况
- 2.南越国的建立过程
- 3.南越历代君主世系
- 4.发型和文明同化问题
- 5.另类的红颜祸水
- 6.南越统治阶层的反叛行动
- 7.作战过程
- 8.南越国和岭南对中华文明的意义
- 第十八章 开拓西域:三十六国记
- 1.西域的范围和地理环境
- 2.西域地区主要国家概况
- 3.汉朝开拓西域的动机
- 4.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 第十九章 开拓西域:两征大宛,五战车师
- 1.汉朝在西域的外交困境
- 2.赵破奴战楼兰
- 3.一征大宛
- 4.二征大宛
- 5.一战车师
- 6.二战车师
- 7.三战车师
- 8.汉朝经营西域的逻辑和屯田体制
- 9.四战车师
- 10.五战车师
- 11.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 12.解忧公主和亲乌孙
- 13.楼兰往事
- 14.边缘疆域的控制问题
- 15.皇帝和开疆拓土的关系
- 第二十章 豪强——汉帝国的掘墓人
- 1.西汉地主阶层的构成
- 2.宗法制度与豪强起源
- 3.贵族官僚与豪强的关系
- 4.汉代豪强势力发展壮大的原因
- 5.豪强壮大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 6.豪强问题的社会根源
- 7.豪强势力与汉朝的覆灭
- 第二十一章 汉匈百年战争的结局
- 1.自然环境对匈奴战败后的影响
- 2.赵破奴军的失败
- 3.天山之战
- 4.第二次漠北之战
- 5.第三次漠北之战
- 6.后期对匈奴作战不利的原因
- 7.汉朝对匈奴的消耗战
- 8.匈奴的分裂和消亡
- 9.我们为什么叫汉人
- 第二十二章 血战浚稽山
- 1.李陵的早年经历
- 2.浚稽山之战的起因
- 3.汉军的内部矛盾和作战计划调整
- 4.李陵军团的编制和后勤
- 5.李陵军团的作战经过
- 6.李陵军团无人接应的原因推测
- 7.司马迁为李陵辩护
- 8.司马迁卷入李陵事件的原因推测
- 9.司马迁受宫刑始末
- 10.李陵和苏武,你会怎么选
- 11.汉武帝和司马迁的思想冲突
- 第二十三章 丈量中国,汉武帝的34次巡行之路
- 1.巡行活动的起源
- 2.漠北大战之前的巡行活动
- 3.漠北大战之后的巡行活动
- 4.汉武帝的求仙问题
- 第二十四章 巫蛊之祸
- 1.巫蛊之祸的史料来源
- 2.巫蛊之祸的起源和经过
- 3.各方人物的结局
- 4.关于巫蛊之祸的阴谋论
- 5.宫廷政治的起源和运作原理
- 6.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根源
- 第二十五章 中国的气候变化和王朝兴衰规律
- 1. 6500万年来,地球气候的大致情况
- 2.地球最近10000年的气候变化
- 3.中国的气候变化和王朝兴衰事件对照
- 4.西汉时期的气候和自然环境
- 5.汉武帝时期的极端气候灾害
- 6.汉朝应对极端气候灾害的措施——冬小麦和代田法
- 第二十六章 水利工程和“看天吃饭”问题
- 1.农业的生产环境控制问题
- 2.农作物的能量来源和生产成本
- 3.汉武帝时期的水利灌溉形式
- 4.汉武帝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
- 第二十七章 汉武帝晚年的政策转变问题
- 1.尧母门事件概况
- 2.尧母门事件与巫蛊之祸的联系
- 3.“轮台罪己诏”说法的由来
- 4.轮台诏的内容解析
- 5.托孤大臣
- 6.国家政策调整的一般性
- 第二十八章 盐铁会议和上官桀谋反案
- 1.盐铁会议概况
- 2.《盐铁论》内容分解
- 3.盐铁会议的争论核心
- 4.“与民争利”的实质含义
- 5.立场的判断和所谓“客观中立”的问题
- 6.盐铁会议的结果
- 7.上官桀谋反案始末
- 8.汉昭帝时期的诡异事件
- 第二十九章 27天的皇帝
- 1.刘贺的即位经过
- 2.刘贺的被废经过
- 3.关于刘贺被废事件的阴谋论
- 4.刘贺的结局
- 第三十章 汉武时代最后的回响
- 1.刘病已的早年经历
- 2.汉武帝的庙号和戾太子的谥号
- 3.汉宣帝的妥协
- 4.霍光的执政思路
- 5.霍光与汉宣帝的矛盾
- 6.政治集团的权力交接问题
- 7.汉宣帝的执政特点
- 8.秦汉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
- 9.昭宣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演变
- 10.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思想体系的社会基础
- 终章 时代和人
- 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
- 2.看待历史问题的态度
- 3.时代和人的关系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文国际
深圳市华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正式成立,承担着海天出版社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紧扣“国际视野、全国平台、深圳表达”的规划主线,打造华文原创出版内容服务资源、“文化+科技”和“文化+金融”项目孵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营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出版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