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阐释了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系统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调查问卷方法、面对面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当前秘书本科人才市场需求、秘书本科人才能力构成、秘书本科课程设置、秘书本科学术前沿研究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比较详细地阐释了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系统框架。

作为新建专业,秘书学专业到底“为何培养”“培养什么”“如何培养”人才的一系列问题,急需深入研究和达成共识。本书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展开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总结和凝练,填补了此类著作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秘书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和行政管理者参考使用,亦可供秘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参考读物使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立项背景
  • 二、 关键概念界定
  • 三、 项目研究目标
  • 四、 项目基本观点
  • 五、 项目创新之处
  • 六、 项目应用范围
  • 第二章 秘书人才市场的基本情况
  • 一、 秘书职业岗位的设置现状
  • 二、 秘书专业人才的就业情况
  • 三、 秘书人才市场的选聘需求
  • 第三章 秘书学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结构
  • 一、 秘书职业能力研究的背景
  • 二、 秘书职业能力分析的理论
  • 三、 秘书职业能力研究的方法
  • 四、 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建立
  • 五、 秘书职业能力模型的使用
  • 第四章 秘书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
  • 一、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 二、 秘书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三、 秘书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
  • 四、 秘书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 第五章 秘书学本科专业的教学系统建设
  • 一、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 二、 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建构
  • 三、 “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 四、 专业核心教材的开发编写
  • 五、 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变革
  • 六、 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
  • 第六章 秘书学本科学生探究性作品实例
  • 实例1 中国省级档案网站提供档案文献数字出版物服务现状研究
  • 实例2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写作混合式教学
  • 实例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变革
  • 实例4 中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差异比较
  • 实例5 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的词云分析
  • 附录
  • 一、 秘书学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 二、 2016级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三、 秘书学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
  • 四、 秘书学专业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 五、 “高级秘书修炼系列讲座”管理办法
  • 六、 秘书学专业“双导师制”实施办法
  • 七、 秘书学专业“客座教授”聘用办法
  • 八、 秘书学专业网站运营管理办法
  • 九、 《首都师大》校报对秘书专业的报道
  • 十、 校内外网站对秘书专业的报道
  • 十一、 秘书专业形象识别系统(CI)
  • 十二、 秘书专业人才市场调查问卷
  • 十三、 秘书职业能力需求调查问卷
  • 十四、 秘书专业课程设置调查情况(机构版)
  • 十五、 秘书专业课程设置调查情况(学生版)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