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何帆老师作品,《变量》系列第四本。

内容简介

著名学者何帆发愿要用30年的时间,通过这套书为中国经济立传。

在本书中,何帆继续他对中国经济的记录。他用双脚丈量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走访了新疆尉犁、宁夏西海固、广东海陆丰等地,访谈了棉农、返乡青年、老年创业者、企业家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找到了能帮你更好地发展的生存策略:腾挪。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腾挪
  • 1.1 新型确定性年代
  • 1.2 腾挪
  • 1.3 绝地反击
  • 1.4 破局点
  • 1.5 我打我的
  • 1.6 改变约束条件
  • 1.7 没戏了先生
  • 1.8 来自未来的你
  • 第二章 远方和故乡
  • 2.1 望乡
  • 2.2 我在广州挺好的
  • 2.3 六盘山下
  • 2.4 三种选择,一条光谱
  • 2.5 “吊庄”的腾挪
  • 2.6 忠诚、退出、呼吁,以及腾挪
  • 2.7 峰值体验
  • 第三章 边缘和中心
  • 3.1 小镇明星
  • 3.2 肘子摇滚酒吧
  • 3.3 边缘绽放
  • 3.4 贾胖子
  • 3.5 超级棉田
  • 3.6 中心谦让
  • 第四章 穿越周期的力量
  • 4.1 在一起的日子
  • 4.2 一根丝
  • 4.3 麦兜的大钟
  • 4.4 从云时代到渠时代
  • 4.5 与周期交锋
  • 4.6 周期与波动
  • 4.7 总赢率
  • 第五章 先有车,还是先有路
  • 5.1 坝陵河大桥
  • 5.2 高速公路的烦恼
  • 5.3 如何把负债变成资产
  • 5.4 2021年,人们是这样开车的
  • 5.5 从95分到100分
  • 5.6 思想道路
  • 第六章 40%的人生
  • 6.1 当你老了
  • 6.2 山的那一边
  • 6.3 57岁和22岁
  • 6.4 老人与鞋
  • 6.5 40%的人生
  • 6.6 终局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4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只要想变,一定能改

    “腾挪” 这个词来自围棋,说的是被对手压制时换个战场突围。何帆老师把它用在了大国发展上:东北农民把玉米生意搬进直播间,山区老人用自家房子开民宿还能兼顾种茶,连老龄化都被他看成 “银发创业” 的机会。腾挪不是硬碰硬,而是找缝隙生长,像野草钻出水泥地。何帆老师跑了大半个中国,从新疆棉田到广东工厂,记录下这些 “小趋势”。有个细节印象深刻:东北 “贾胖子” 原本是倒卖粮食的中间商,总想着压农民价。后来他开了直播,帮农民看行情、算价格,反而成了乡亲们的 “自己人”。这种转变特别真实 —— 时代推着人改变,但改变的方向往往出人意料。书里没说教,只把镜头对准普通人怎么在变化中找活路:有人用无人机给棉花打药,有人把民宿改成书店,连退休大爷都能在社区当 “共享爷爷” 教孩子书法。关于未来,何帆老师没画大饼。自动驾驶卡在技术瓶颈,乡村振兴不是喊年轻人回来种地,老龄化社会更不是等政府养。但他总能在困局里抠出希望:老龄化可能催生 “银发人力市场”,偏远乡村靠城乡双向流动焕发生机。这些观察让我想起老家镇上新开的养老院,居然搞起了 “代际合租”—— 大学生免费住,条件是陪老人聊天。笨办法里藏着新智慧。这本书不算完美。有人嫌它像调查报告合集,少了深度分析,但我觉得这正是可贵之处。何帆老师像个人类学家,蹲在厂区门口和农民唠嗑,住进山村民宿和老板娘算账。他记录下河南工人怎么用短视频找活儿,东莞工厂怎样 “多核生长”,连奶茶店在北京上海的生存差异都观察到了。这些细节拼起来,比 GDP 数字更有体温。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感受每一年的变化

      虽然 2021 年已经远去,似乎比疫情前的时间过的要快一点,但这一年值得记住的细节和变化有很多。这本书不仅让我习得了很多新知识,更让我发现很多关联性。这些关联性是帮我认识外部世界的关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没有预期的好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得到图书

        得到图书是思维造物旗下业务线,通过得到App独有的结构化生产方式,为终身学习者提供读得懂、用得上的图书产品。产品线包括得到讲义,前途丛书、通才丛书、前沿报告、详谈丛书、方法丛书等,覆盖学科、职业、组织、人物、前沿课题等多领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