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军备、军力、统帅、战略,多角度解读德法军事力量。全景式展现战争混乱而复杂的真实图景。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1940年法国沦陷的全过程。

这是一场著名的失败,短短六周时间,一个拥有强大陆军的国家便沦为纳粹的附庸。这次战败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格局,使法国至今仍然笼罩在耻辱的阴影之中。

作者从军事、政治、经济乃至法国社会状况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这次溃败的根本原因,展现了身处战争中的法国社会全景,并真实地告诉人们,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现实是多么不同。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地图目录
  • 简要年表
  • 第一部分 事件回顾
  • 第一章 “我们战败了”
  • 1940年5月16日:丘吉尔在巴黎
  • 神秘莫测的甘末林将军
  • “战争准备”:坦克和大炮
  • 空军
  • 法军战术:“撤至西奈山”?
  • 比利时战争:D计划
  • 斗牛士的斗篷
  • 盟军的战斗命令
  • 5月10—15日:入侵比利时
  • 5月10—12日:突破阿登高地
  • 5月13日:德军渡过默兹河
  • 5月14—15日:反攻失败,三个预备役装甲师的悲惨命运
  • 5月17—18日:突出部
  • 5月19—20日:“不希望插手……”—甘末林的终结
  • 第二章 靠不住的盟友
  • 1940年5月21日:魏刚在伊普尔
  • 寻找盟友:1920—1938年
  • 难以捉摸的阿尔比恩:1919—1939年的英法两国
  • 不再是盟友
  • 甘末林的失望:波兰、比利时、英国
  • 假战争期间的英法两国
  • 5月10—22日:“跟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民族结盟”
  • 5月22—25日:“魏刚计划”
  • 比利时投降
  • 5月26日—6月4日:发电机计划
  • 敦刻尔克之后:为我们哀悼
  • 第三章 失败的政治
  • 1940年6月12日:保罗·雷诺在康热(卢瓦尔河)
  • 法国内战
  • “宁要希特勒,不要布鲁姆?”
  • 1938年4月至1939年9月:达拉第政府
  • 战争中的达拉第
  • 雷诺与达拉第
  • 战争中的雷诺
  • 5月25—28日:魏刚的提议
  • 5月29日—6月9日:雷诺的抉择
  • 6月12—16日:雷诺与魏刚
  • 6月16日:雷诺辞职
  • 第四章 战争中的法国人民
  • 1940年6月17日:乔治·弗里德曼在尼奥尔
  • 回首1914年
  • 和平主义国家
  • 参战:“介于坚决和顺从之间”
  • 忧郁弥漫的假战争
  • 我们为什么要战斗?
  • 1940年的法国军队
  • 第一次战斗中的士兵:“充满信心满怀希望”
  • 第二次战斗中的士兵:“德军在比尔松”(5月13日)
  • 第三次战斗中的士兵:71步兵师的“分崩离析”
  • 大逃亡
  • 第四次战斗中的士兵:“重拾精神”(6月5—10日)
  • 第二部分 原因、影响和假设
  • 第五章 原因和假设
  • 1940年7月:马克·布洛赫在盖雷
  • 历史学家看法国战败
  • 假设一:1914年
  • 假设二:英国的辉煌岁月
  • 山的那一边:德国
  • 失败的解释:“雾中行进”
  • 军队和社会
  • 第六章 影响
  • 1940年6月: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凡尔登—“无需多言”
  • 维希:战败的教训
  • “20世纪的支点”
  • 戴高乐主义和1940年
  • 1945年后的民族复兴
  • 1940年与殖民地怀旧
  • 今天再看1940
  • 延伸阅读指南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广东人民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老牌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五个板块的图书,即:以党史和政治理论为主的政治读物,教材和教辅读物,原创的学术著作,文化普及读物和实用的财经、医学图书。建社57年来,出版图书1万余种,印数7亿多册,有500余种图书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奖励。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1997年至2002年,连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奖。一大批重点书和双效书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学术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多次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良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