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叙述了德国纳粹运动和纳粹专政的全貌及相关细节。

内容简介

书中内容包括纳粹党的产生、啤酒馆政变、铲除党内以“北方派”为代表的左倾势力、巩固“领袖原则”的领导体制、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极权主义统治体制、组建“民族共同体”、对外侵略与败降等等,展示了德国纳粹运动源起、发展及其走向灭亡的过程。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引言
  • 第一章 纳粹运动的兴起
  • 第一节 卐字旗的诞生
  • 一、奥匈帝国的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 二、德意志工人党成立
  • 三、希特勒加入
  • 四、民族社会主义与卐
  • 五、《二十五点纲领》
  • 六、留给世人的疑问
  • 第二节 极端民族主义还是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 一、元首的产生
  • 二、啤酒馆政变
  • 三、北方派的崛起
  • 四、纳粹党革新党纲
  • 五、汉诺威会议和班贝格会议
  • 六、希特勒巩固党内统治
  • 第二章 危机、夺权和国家纳粹化
  • 第一节 共和国的劫难与希特勒执政
  • 一、经济大危机与中下层民众的求变心理
  • 二、纳粹党骗取选票
  • 三、垄断资本集团的分化
  • 四、希特勒加紧投靠垄断资本
  • 五、纳粹党与国防军
  • 六、纳粹党内部矛盾的发展
  • 七、走马灯似的全国选举
  • 八、政坛阴谋与希特勒上台
  • 第二节 德国纳粹化
  • 一、目标与现实
  • 二、最后一次民主选举
  • 三、国会纵火案和《保护人民和国家》紧急法令
  • 四、强行通过“授权法”
  • 五、确立一党制
  • 六、建立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
  • 七、清洗冲锋队
  • 第三章 极权主义统治体制
  • 第一节 统治理念与统治架构
  • 一、民族共同体理论
  • 二、领袖原则
  • 三、领袖国家
  • 四、党国一体
  • 五、经济干预机制
  • 第二节 监控与镇压机器
  • 一、司法纳粹化
  • 二、党卫队和党卫队保安处
  • 三、盖世太保与德国中央保安局
  • 四、集中营制度
  • 第四章 “民族共同体”迷梦
  • 第一节 复兴经济,构建企业共同体
  • 一、摆脱危机,增进就业
  • 二、保护中小企业与经济集中化
  • 三、“企业领袖-追随者”模式的“企业共同体”
  • 四、农民崇拜与农业政策
  • 第二节 社会统制与社会协调
  • 一、社会控制网络与“心理拉平”
  • 二、德意志劳动阵线
  • 三、“劳动之美”
  • 四、“欢乐产生力量”
  • 五、住房与逆城市化
  • 第三节 种族与人口政策
  • 一、女性与家庭
  • 二、鼓励生育
  • 三、绝育与淘汰
  • 四、反犹、排犹与屠犹
  • 第四节 文化与教育体制
  • 一、文化统制
  • 二、文化荒漠
  • 三、学校教育
  • 四、校外教育与特种学校
  • 第五章 侵略与败降
  • 第一节 毁约扩军
  • 一、撕毁《凡尔赛条约》
  • 二、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 三、总体战与闪击战思想的确立
  • 第二节 扩张得手
  • 一、《霍斯巴赫备忘录》
  • 二、征战得手
  • 第三节 欧洲新秩序
  • 一、基本构想
  • 二、统治架构
  • 三、经济掠夺
  • 第四节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一、四面楚歌
  • 二、纳粹政权覆亡
  • 第六章 新纳粹运动
  • 一、形形色色的新纳粹组织
  • 二、战后余波
  • 三、“民族民主党”
  • 四、“光头党”与“共和党”
  • 五、垂而不死的秘密
  • 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