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8.1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3千字
字数
2022-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位爱讲故事的心理医生,一种超乎预期的心灵启迪,带你寻找人生难题的简单答案。
内容简介
德米安是个焦虑而迷茫的年轻人,对自己和世界充满了好奇,又时常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业、爱情、人际关系等。他不断质疑自己,也迫切地希望了解自己。于是,他找到了完形学派的心理治疗师豪尔赫。
豪尔赫的治疗风格十分独特:每次见面,他都会给德米安讲一个故事。从古代到现代,从宫廷到民间,这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哲理的故事,解答了年轻人的各种疑惑,减轻了他的焦躁和恐惧,让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又重新开始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心理治疗中的故事和隐喻
-
初次会面
-
被锁住的大象
-
乳房或乳汁
-
飞回的砖头
-
戒指的真实价值
-
狂躁的国王
-
奶油里的青蛙
-
自以为死了的人
-
妓院门房
-
小两码的鞋
-
七号木匠铺
-
占有欲
-
歌唱比赛
-
哪种疗法?
-
宝藏
-
一瓶酒
-
同行与独行
-
聋妻
-
别混为一谈!
-
翅膀
-
你是谁?
-
过河
-
给王公的礼物
-
寻找佛陀
-
一意孤行的樵夫
-
母鸡与小鸭
-
可怜的羊
-
怀孕的锅
-
爱的模样
-
翁布树的嫩枝
-
迷宫
-
九九圈
-
半人马
-
给第欧根尼两枚硬币
-
金币续集
-
时钟停在七点
-
扁豆
-
渴望崇拜的国王
-
十诫
-
静修处的猫
-
测谎仪
-
我是彼得
-
奴隶的梦
-
盲人之妻
-
处决
-
公正的法官
-
真相商店
-
问题
-
种枣椰树的人
-
自我憎恶
-
后记
-
故事来源
展开全部
一盒阿甘的巧克力,下一颗总是独特的
《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跟《被讨厌的勇气》有一点像,只是「我」去拜访的不是哲学家,是心理医生。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也有些类似,讲的是治疗中的故事。只不过《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心理医生的角度,来看待心理治疗这件事,当前这本书是作为一个咨询者的角度去看这件事。「我」去拜访了心理医生,每次医生都讲一个小故事,就像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叫「故事」的糖,给到「我」,「我」把这些故事记录了下来。❣️【心理咨询是个催化剂】“这种疗法无法‘治愈’任何人,因为它只能帮助那些能自愈的人。这是一种不试图激发任何反应的疗法。相反,它只扮演催化剂的角色。这种催化剂或许能加快某项进程。但无论接不接受治疗,该事件迟早会发生” 书里提到一个简单的分类,把心理治疗模式分成三种:关注过去、关注未来、关注当下。关注过去。佛洛依德的 “因果论”,过去的经历决定了现在关注未来。阿德勒的 “目的论”,过去没有意义,一切意义都是赋予,不同赋予决定将来。关注当下。本书的矮胖子 - 豪尔赫,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注于找出当前正在经历的困扰,以及他为何会陷入当下的境地。一个故事、一则寓言,甚至一个笑话,只是希望看的人能从中得到一点清晰的思路。别人的答案只是参考答案,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是真的。❣️【再试一次】“大象被栓在小小的木桩上,从未想过逃跑”,习得性无助,不仅大象身上有,我们也会有。被关系的折磨,让人认为两个人相处就是这样;工作的不适应,有可能仅仅是匹配度不够高;情绪低落引起的自我否定,让人忘记这是一场无限游戏。“想要知道自己行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尝试一次,倾尽全力地尝试一次。倾尽全力!”❣️【勇气】“如果不愿承担风险,那你还是认命,一辈子用脚走路好了。” 去面对一些事情,挖掘所谓的真相,是需要勇气的。不仅仅是行动的勇气,更加是面对的勇气。我们想知道「我是谁?」,并一直在寻找的途中。但却一直听从外界的声音寻找答案,就像满世界找宝藏的老头,结果宝藏就在自己家的炉子底下。故事里有太多太多,原本我想结构化,发现一是做不到,二是没有必要。它们相互独立,又各自散发着自己的观点。我把它们列举了一些出来,如有需要,请到书中寻找!“如果你能不求回报地‘给予’,或没有负担地‘接纳’,那便有了选择权:无论接纳,还是给予,永远别觉得自己有了什么义务。更重要的是,没人会不偿还欠你的东西,因为没人欠你什么。”--- 付出的时候,想着回报,是一场交易。有时,我乐观得可笑,不知不觉间就开始冒险;有时,我又悲观得不可思议,折磨、伤害那些我爱的人。—— 记住 —— 所有当下,都将成为过去。别在被打败前,就接受失败。或者,你也可以说 “别在游戏开始前,就觉得自己输了”‘不努力’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也是一种纪律。而且,需要经历一定的训练才能做到。当我们执着于拥有某样东西,甚至成为它的奴隶后,到底是谁拥有谁呢?别走到我前面去,因为我不一定能跟上你。也别落到我身后,因为我可能会把你弄丢。别走在我下方,因为我可能踩到你。也别走在我头顶,因为我或许会觉得你太沉。请与我并肩同行吧,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人们似乎总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坚信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唯一能看到真相的位置。聋子总认为,随着音乐起舞的人,都疯了。--- 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必然大部分时候,事与愿违。如果所见皆合意,就该心存质疑。--- 不完美才是常态,完美是真相的一个侧面。我们认为:只有得到缺失的那样东西,我们才能获得快乐。而我们总是缺了某样东西。这个念头循环往复,于是,谁都无法享受生活……--- 我们追逐于未拥有的,却很少看到手里握住的。认命是一回事,接受是另一回事。--- 认命就不再做出改变,自暴自弃。接受是对当前的不顺持平常心,依旧努力改变未来。上班,去咖啡店闲聊,每天过那被我称为 “生活” 的无聊日子。但我知道,真正的生活,并非如此。人尽兴而活之时,不过一些短暂的瞬间。这种时刻汇集起来,才是真正的生活。--- 精彩是瞬间激起的浪花,风平浪静才是常态。一天,第欧根尼端了碗扁豆,坐在一户人家门口吃。在雅典,炖扁豆是最便宜的食物。换句话说,吃炖扁豆意味着你已经穷得不能再穷。君主的一位大臣从旁经过,对他说:“噢,第欧根尼!你若能学着多顺从、奉承陛下一些,就不用吃那么多扁豆了。” 第欧根尼停下来,抬起头,直勾勾地盯着这位典型的富人,回道:“兄弟,你真可怜。你若能学着吃点儿扁豆,就不必被迫如此顺从、奉承陛下了。--- 要么顺从别人,要么顺从自己。
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
之前陈海贤还是李松蔚推荐了就加入书架排队了,后来就忘了。因着先读了黑塞的《德米安》所以特意跑去查了一下德米安这个名字的含义。它原本就是一个象征自我内心成长的名字,它既有神性的光辉,也有魔性的阴暗面,但它们是一体的。这本《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就是通过一个个或改编或引用的喻言小故事,来阐述一个个深刻却显而易见得不被人所重视的人生哲理。心理治疗不过是一件工具,它能帮助我们在正确的地点挖出隐藏的宝藏。而治疗师就像故事里的侍卫,会用他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你该去哪儿寻觅,并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咛:去外面找是无济于事的。寓言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文体,它要简单到让孩子都能明白,但又常常好像没那么简单明确直白,似乎有许多留白之处让孩子有点似懂非懂,还需要慢慢琢磨。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我小时候读完了就悟出一个道理 —— 古人可真傻吖⁼̴̤̆ ꇴ ⁼̴̤̆直到,前阵子我突然悟出其中好像留有余味,同时这些故事在儿时的我心里已经种下一颗种子,在经历过某些事的某个时刻或经历或某个事件后反省回味,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呀”。
心理保养
每一个故事,不同境界,不同认知,不同感受,不同领悟
- 查看全部35条书评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