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权威力作。全面记述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书写了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后又取得保卫京师大捷,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势下,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因功遭嫉而不避不畏,最终惨遭冤杀的历史悲剧。

目录

  • 版权信息
  • 原版序
  • 第一章 青年时代
  • 一、读书科考
  • 二、满洲兴起
  • 第二章 投笔从戎
  • 一、邵武清官
  • 二、察视边防
  • 第三章 营筑宁远
  • 一、奏告首辅
  • 二、营筑宁远
  • 第四章 宁远大捷
  • 一、独卧孤城
  • 二、宁远告捷
  • 第五章 宁锦大捷
  • 一、吊丧修城
  • 二、宁锦大捷
  • 第六章 因功遭嫉
  • 一、胜败申说
  • 二、遭谗去职
  • 第七章 督师蓟辽
  • 一、赴辽饯别
  • 二、平台奏对
  • 附录:《袁崇焕督辽饯别图咏卷》作者与诗
  • 第八章 平息兵变
  • 一、官逼兵反
  • 二、平息兵变
  • 第九章 议和受冤
  • 一、天启议和
  • 二、崇祯议和
  • 第十章 斩毛文龙
  • 一、毛帅跋扈
  • 二、计斩毛帅
  • 附录: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 第十一章 保卫京师
  • 一、北京危急
  • 二、两战告捷
  • 第十二章 含冤磔死
  • 一、反间毒计
  • 二、惨遭杀害
  • 附文
  • 第十三章 诗文著述
  • 一、重要诗文
  • 二、不同流传
  • 第十四章 后人追念
  • 一、丰功伟绩
  • 二、千古凭吊
  • 第十五章 崇焕精神
  • 一、仁:仁爱亲民
  • 二、智:以智求胜
  • 三、勇:勇敢拼搏
  • 四、新:求新进取
  • 五、廉:清正廉洁
  • 袁崇焕年谱
  • 参考书目
  • 原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袁崇焕评传:一个人的悲剧与一个王朝的末局》。袁崇焕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袁崇焕评传:一个人的悲剧与一个王朝的末局》不幸的时代往往是积重难返,绝非一日之寒,明末空前的危机和悲剧是前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万千人民的生死祸福落入一人之手,这样的制度才是一切灾难的根源。明朝是自己覆灭的,并非给满清所打垮。正如堡垒总是从内部先被攻破,满清只是加速了明朝的覆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对袁崇焕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种英雄寂寞,壮士悲歌的坚决怀有崇高的敬意。他不是明哲保身的 “智士”,而是奋不顾身的 “烈士”。金庸先生笔下的袁崇焕,闪耀着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光芒 —— 忠勇无双、力挽狂澜、蒙冤不屈、悲壮殉国,他明知结局依然忍辱负重,舍身赴难,“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真刚烈侠义之士。袁崇焕与努尔哈赤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士气正处于腐败绝顶的谷底。袁崇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当真是英雄寂寞,壮士悲歌。他明知不能得到当时的谅解,只盼望自己这番苦心孤诣能为后人所知。耿耿之怀,悠悠之心,忍不住又感到了剧烈的心酸,他英雄性格中巨大的悲壮美,深刻的凄怆意。袁崇焕 “亡命徒” 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遇,这个生死以之的 “痴心人”,凸显了在黑暗时代中个体坚守信念、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崇高精神,正是鲁迅先生所称的 “中国的脊梁”,使我们不会失掉自信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