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写给每一个渴望提升思维能力的人。

内容简介

作者研究了众多商业和个人成功案例,从人生战略到自我管理,从认知升维到人生跃迁,从个人品牌到企业形象,再到打造灵活的人际关系,概括出高手们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如格局思维、幸存思维、极简思维、增量思维、斜杠思维等50种实用的思维模型,并运用饶有趣味的案例对这些思维模型进行分析。

无论你是希望顺利打怪升级的职场人,还是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者,抑或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热爱数学建模的学生,这些科学的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你精准解决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提升自我效能、放大个体价值、完成认知升级、实现人生跃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Preface
  • 第一章 人生战略
  • 1.格局思维:从四个维度,放大你的格局
  • 全局的视角
  • 深刻的洞察
  • 长远的眼光
  • 诚信的品格
  • 2.价值思维: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
  • 3.战略思维:什么是战略,如何制定人生战略
  • 战略的目标不是输赢,而是转化矛盾
  • 战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 战略的形成是一种自下而上、持续迭代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 4.窄门思维: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简单的路越走越困难
  • 5.杠铃思维:如何用最小的风险,博取最大的收益
  • 6.交响思维:让自己成为创造力最强的“复合型人才”
  • 尝试跨领域
  • 多听交响乐
  • 善于打比方
  • 7.转折思维:遭遇中年危机是因为年轻时不够努力?错,它标志着人生的新起点
  • 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可以让人超越自我
  • 人类文明的代际传承可以让人对抗死亡
  • 8.愿景思维:野心只能带来一时的成功,伟大的使命才能让基业长青
  • 9.渐进思维:永不止息的涓涓细流,远比波涛汹涌的海浪可怕得多
  • 日行30千米
  • 通盘无妙手
  • 10.减法思维:摆脱外物束缚,重新定义幸福
  • 从“被迫勤俭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
  • 从“拥有金钱”到“拥有时间”
  • 从“朝九晚五”到“时间自由”
  • 一味推销自己,不如提供帮助
  • 做一个不依赖于任何平台、靠实力说话的人
  • 只做必要的事,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辛苦
  •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 小众市场的消费潜力并不小
  • 个人品牌比短期回报更重要
  • 用生活方式进行社交
  • 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
  • 享受变化
  • 第二章 认知升维
  • 11.长跑思维:硬技能让你走得更快,软技能让你走得更远
  • 12.幸存思维:普通人最容易踩的坑,是成功者的光环效应
  • 向失败者学习
  • 向反对者学习
  • 培养概率思维
  • 13.直觉思维:小决定靠大脑,大决定听内心,正确的决定常出自心灵和直觉
  • 14.运气思维:除了努力,还有哪些方法能让你越来越幸运
  • 你得相信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 在成功的时候保持谦卑的态度
  • 15.系统思维:决定成败的关键并非任何局部优势,而是整个系统的能力
  • 在学习系统思维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系统问题
  • 一旦你发现了一个系统问题,该如何解决
  • 如何建立强大的系统能力
  • 16.顺势思维:尽力而为不如顺势而为,事与愿违之后有更好的安排
  • 不要强行干预规律及趋势性事件
  • 用积极的态度应对意外和麻烦
  • 吃亏往往是占便宜的开始
  • 第三章 自我管理
  • 17.情商思维:脾气好、会说话不等于高情商,情商高低取决于四种元能力
  • 同理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 自我控制:自律,才是最大的自由
  • 自我激励:真正的高手,都“自带鸡血”
  • 人际关系:永远不要透支你的情感账户
  • 18.支点思维: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先做什么?找到支点就实现了一半
  • 19.习惯思维: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
  • 20.精读思维:读书没收获,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 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 带走书中的所有亮点
  • 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和灵感
  • 找出并记录这本书和其他书籍的联系
  • 21.极简思维:最完整的“断舍离”法则,别让过剩的物品毁了你的生活
  • 首先要戒掉买买买的习惯,也不要收取任何用不着的物品
  • 正确认识“自我”与物质的关系
  • 先扔起来再说
  • 先从那些显而易见的垃圾开始处理
  • 日常囤货没有必要
  • 长时间不用的东西可以处理掉
  • 仪式感
  • 对物品进行需求分类
  • 这件东西到底该扔还是该留下
  • 扔掉你的收纳用品
  • 22.冻龄思维:为何有的人容貌比实际年龄小很多
  • 什么决定了人的衰老
  • 衰老的速度取决于面对压力时的反应
  • 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
  • 23.隔离思维: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 第四章 人生跃迁
  • 24.余闲思维:穷人越来越穷,往往是因为没有余闲
  • 贫穷的根源是没有余闲
  • 贫穷的根源是稀缺心态
  • 25.富人思维:被动资产比收入更重要
  • 房地产
  • 投资理财产品
  • 知识产权
  • 知识和智慧
  • 26.唤物思维:具有足够强烈的渴望,是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没有之一
  • 27.迭代思维:失败不是因为没能力做好,而是总想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
  • 28.增量思维:别让你所拥有的,成为你的局限
  • 29.破局思维:人生如一盘棋,三招助你破除死局
  • 使用无关资源
  • 寻找新破局点
  • 先分解再重组
  • 30.概率思维: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最优决策
  • 31.多元思维:突破人生瓶颈,你需要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 第五章 个人品牌
  • 32.头部思维:互联网时代,如何打造个人IP和个人品牌
  • 差异化
  • 标签化
  • 做到10倍好
  • 33.跨界思维: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建立多维竞争力
  • 34.斜杠思维:跨界开展副业的好处不只是多一份收入
  • 为什么要跨界?它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跨界?
  • 什么样的人跨界的成功率更高?
  • 以怎样的形式实现跨界?
  • 35.故事思维:未来属于会讲故事的人,如何讲出一个好故事
  • 历史原因
  • 故事是最具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工具
  • 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讲故事的商业价值会越来越大
  • 36.算法思维:你能取得多大成就,由一个公式决定
  • 找到属于你的核心算法
  • 坚持执行你的核心算法
  • 不断重复核心算法,美好结果自然呈现
  • 第六章 事业破圈
  • 37.涟漪思维:让每一分努力,创造指数级收益
  • 38.产品思维:乔布斯留给世界最宝贵的遗产,是他的四大产品哲学
  • 基于科技和人文的简洁理念
  • 拿来主义与借鉴式创新
  • 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 在不完美中走向卓越
  • 39.营销思维:不用几个心理学套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卖货的
  • 心理账户
  • 价格锚点
  • 比例偏见
  • 损失厌恶
  • 目标设定
  • 40.创新思维:打造优秀的产品,首先要建立“系统创新思维”
  • 创新的定义
  • 创新的策略
  • 创新的途径
  • 41.借力思维:解决问题的钥匙,一定不在问题产生的地方
  • 社会发展的红利
  • 利用信息不对称
  • 优化现有的产品或者业务
  • 42.承启思维:产品创新并非脑洞越大越好,好创意要先继承再突破
  • 43.遍历思维:好创意未必来自聪明人的灵感,最笨的办法往往是最好的
  • 44.柔道思维:如何在商业竞争中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 移动原则
  • 平衡原则
  • 杠杆原则
  • 45.风险思维:稳定是最大的风险,爱折腾反而更安全
  • 风险
  • 安全感
  • 职业转行并不意味着从头开始
  • 第七章 人际关系
  • 46.反射思维: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你与自己的关系
  • 47.原则思维: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只需要最简单的原则
  • 48.界限思维:珍惜友谊,一定要把握朋友间的界限
  • 商业合作
  • 相互借贷
  • 轻诺寡信
  • 49.类聚思维:择偶的底层规律是什么,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 50.弱联思维:真正帮到你的人,往往都跟你不熟
  • 什么是“强关系”和“弱关系”
  • “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用
  • 弱关系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跨圈层的关系网络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锻造自己的思维武器库

    书名中的 “思维模型” 与 “人生算法” 精准概括了全书精髓。思维模型是我们理解和分析世界的框架,是认知的脚手架。而算法,本是计算机科学术语,指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清晰指令。作者巧妙地将二者结合,意在强调思维也应具备像算法一样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与高效性。这本书收录的 50 种模型,并非作者凭空创造,而是对经济学、心理学、物理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经典理论的提炼与整合。例如,你将看到来自查理・芒格的 “多元思维模型”,来自雷・达里奥的 “五步进程”,也有如 “第一性原理”、“逆向思维”、“二阶思维” 等广为人知的思考工具。本书的结构清晰且友好。它没有用冗长的章节来构建一个宏大但脆弱的理论体系,而是将每个模型独立成篇,采用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用” 的经典结构。这种模块化设计赋予了读者极高的阅读自由度。你可以从头至尾系统学习,也可以根据当下遇到的具体问题,像查字典一样精准索引。无论是面临职业抉择、投资判断,还是需要突破创新瓶颈、改善人际关系,你几乎总能找到一两件趁手的 “思维兵器”。这种极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是本书最突出的价值。在内容阐述上,作者展现出了出色的 “翻译” 能力。他将许多深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大量贴近生活的商业案例与生活场景。讲解 “机会成本” 时,他会让你思考一小时时间用于追剧还是学习的代价;阐释 “复利效应” 时,他不仅谈金钱投资,更强调其在知识、技能和人脉上的应用。这种接地气的解读,使得高深的思维工具不再悬浮于学术殿堂,而是真正落入了寻常百姓家的决策实践中。书中语言精炼,极少使用虚词和空洞的感慨,每一页都充满了扎实的洞见和可执行的建议。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无论你是希望顺利打怪升级的职场人,还是想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创业者,抑或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学者、热爱数学建模的学生,这些科学的思维模型能够帮助你精准解决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提升自我效能、放大个体价值、完成认知升级、实现人生跃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