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72千字
字数
2015-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奥斯维辛之后,恶的存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在这片泥潭中,伯恩斯坦仍然试图向前,而且他的梳理显然卓有成效。
内容简介
当今,根本恶显性地存在于我们四周,但我们智识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充分地把握住它。我们面对的信息充斥着集中营、恐怖袭击和极端人类苦难的照片和影像,可当问及何为根本恶时,我们却失语了,无法找到合适的话语去描述它。
伯恩斯坦试图发掘根本恶与人类责任的意涵。他转向康德、黑格尔、尼采、列维纳斯、阿伦特等哲学家,依照他们各自对根本恶的不同体验和思考,为我们梳理出根本恶这一观念在奥斯维辛前后的发展脉络,阐明了我们面对根本恶时所肩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 第一部分 恶、意志与自由
- 第一章 根本恶:自相矛盾的康德
- 恶的准则
- 根本恶
- 歹毒恶
- 无条件的道德责任
- 第二章 黑格尔:精神的医治?
- 有限与无限
- 恶与有限性
- 亚当的堕落
- 恶的必要性与证成?
- 黑格尔反对黑格尔
- 第三章 谢林:恶的形而上学
- 实在恶
- 根据与实存
- 自我意志与黑暗原则
- 恶的道德心理学
- 插曲
- 第二部分 恶的道德心理学
- 第四章 尼采:超越善与恶?
- “好坏”对峙“善恶”
- 辩证反讽家
- 恶与憎恨
- 超越善与恶
- 我们从尼采那里学到的关于恶的教诲
- 第五章 弗洛伊德:无法根除的恶与矛盾情感
- 兄弟团体的矛盾情感
- 本能理论
- 尼采与弗洛伊德
- 对恶负责
- 第三部分 奥斯维辛之后
- 开场白
- 第六章 列维纳斯:恶与神义论的诱惑
- 神义论的终结
- 恶的现象学
- 无限责任
- 第七章 约纳斯:一种新的责任伦理
- 回应虚无主义
- 恶与我们的天启处境
- 约纳斯神话的“去神话化”[264]
- 约纳斯与列维纳斯
- 第八章 阿伦特:根本恶与平庸的恶[275]
- 多余性、自发性与复数性
- 恶的意图与动机?
- 艾希曼:人性的,太人性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 注释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