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16-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深度模式、潜体系的探讨。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作为一种渊源久远、举世瞩目的东方文化现象和艺术批评形态,究竟有无深度模式和潜体系存在?如果有,这种深度模式和潜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本书分三编,上编从合天人通道艺的文艺本体观、重体验倡悟觉的思维倾向论、“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入手讨论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深度模式与潜体系的存在及其特征;中编细致分析其中的重要美学范畴“自然”“和”“圆照”“意境”“品”;下编进一步引申思考方法论问题,包括从范畴研究到体系研究、现代诠释与微观考辨、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转化、交叉与融通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 序
 - 上编 深度模式与潜体系
 - 第一章 中国艺术批评模式初探
 - 第二章 合天人通道艺的文艺本体观
 - 第三章 重体验倡悟觉的思维倾向论
 - 第四章 “人化”批评与“泛宇宙生命化”批评
 - 中编 深度模式中重要美学范畴新论
 - 第五章 “自然”论的文艺美学观(上)
 - 第六章 “自然”论的文艺美学观(下)
 - 第七章 “和”之美三题
 - 第八章 说“圆照”
 - 第九章 “意境”的多种解说及其他
 - 第十章 析“品”
 - 下编 深度模式与潜体系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 第十一章 从范畴研究到体系研究
 - 第十二章 现代诠释与微观考辨
 - 第十三章 重视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转化工作
 - 第十四章 交叉与融通
 - 附录一 审美文化研究浅议
 - 附录二 《中国艺术意境论》韩文版序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