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马克思国家理论对当代中国治理的重要指导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分期法,梳理、概括和全面阐发了马克思早、中、晚期著作中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进而系统阐释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架构和重要内容,尤其是马克思国家理论及其国家治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

马克思国家理论如何超越时空局限,以什么样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指导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本书重点突破的问题。本书从马克思国家理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代中国国家治理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分析如何积极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序言
  • 导论
  • 上编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国家治理思想
  • 第一章 马克思国家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与古希腊政治思想传统
  • 二、马克思与近现代政治思想传统
  • 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对马克思的影响
  • 四、黑格尔国家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
  • 第二章 国家与市民社会
  •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的质疑
  • 二、马克思“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对国家治理的方法论意义
  • 四、在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推进国家治理
  • 第三章 政治统治与社会公共管理
  • 一、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 二、国家的阶级本质及其二重属性
  • 三、国家的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双重职能
  • 四、资产阶级民主的二重性及其当代意义
  • 第四章 国家的消亡及过渡形态
  • 一、国家的消亡
  • 二、无产阶级专政与无产阶级民主
  • 三、现代国家治理中如何看待专政与民主?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的未来形态:自由人联合体
  • 一、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诉求
  • 二、对自由主义和国家主义传统的双重超越
  • 三、自由人联合体中的公共治理和社会自治
  • 下编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
  • 第六章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四重架构
  • 一、国家治理的核心原则和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国家治理的主体架构:从单一主体到多元复合主体
  • 三、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从政治统治走向社会治理
  • 四、国家治理的未来方向:实现社会自主治理
  • 第七章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韧性
  • 一、制度韧性的内涵与双重维度
  • 二、中国国家治理制度韧性的发展历程
  • 三、不断强化制度韧性的实践路径
  • 第八章 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制度优势
  •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最大制度优势
  • 二、全面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的变化
  • 三、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及其变化
  • 四、积极拓展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
  • 第九章 中国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战略
  •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形势
  • 二、意识形态话语的复杂格局
  • 三、意识形态话语批判
  • 四、构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第十章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 一、当前全球治理的挑战
  • 二、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理论建构
  • 三、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实践探索
  • 四、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重要意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