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夹缝中的曾国藩,就是和生活缠斗的你。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曾国藩最后二十年的夹缝人生和晚清大变局的转折关头。短短二十年里,曾国藩由丁忧侍郎先后擢升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大学士。与此殊荣相伴的却是常人难以背负的如山压力和难以承受的生死煎熬。这期间,曾国藩主动或被动与死亡擦肩的瞬间不下五次,看似权力极大的督帅却不得不挣扎 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一次次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到底是什么一再将他逼入生死绝境,又是什么让他死而不亡?这正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诚如作者所说,“这既是个人境遇所逼,也是时代潮流所迫”。担任总督之前,曾国藩率孤军迎敌,受到君王中枢的猜忌,常陷战阵之危的困局。

担任两江总督后,不仅要想御敌之策,更要协调各战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事纠葛和权力纠缠,常因心绪焦虑而陷入迷茫绝望的困局中。而当上直隶总督后,他又面临处理中外事务的难题,处在“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夹缝中。每次生死局都牵扯着时局中的各种势力,也都煎熬着曾国藩的肉体和精神。

作者紧扣曾国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记、家书、书信及亲朋僚友的记载为核心资料,探究其人生各阶段所陷生死局的时代背景、自身处境和心理状态,揭示一位晚清督帅如何处理自身与时代、家事与国事、欲望与权力的复杂关系。

虽然本书考察曾国藩应对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态,但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还是曾国藩,他内心的某种坚守从未改变。因此,本书所要探讨的不仅是时代和他的“变”,更是他在大变局里的“不变”。也许,内心的坚守才是曾国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曾国藩精神遗产的意义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自序
  • 序章 曾国藩之死
  • 第一章 靖港跳河
  • 01 兵败自杀
  • 02 墨绖从戎
  • 03 八旗、绿营和团练
  • 04 以团练始,不以团练终
  • 05 审案局
  • 06 永顺营事件
  • 07 与王錱的分途
  • 08 “屡试屡变”办水师
  • 09 与咸丰皇帝的战略分歧
  • 10 湘军出征
  • 11 初次自杀之谜
  • 12 湘潭大捷
  • 13 君臣之防
  • 14 祭奠恩师,挥师田家镇
  • 第二章 九江策马
  • 01 九江大战:遭遇石达开
  • 02 兵阻九江
  • 03 另立内湖水师,弹劾江西巡抚
  • 04 塔齐布病逝,萧捷三阵亡
  • 05 罗泽南别走
  • 06 蜡丸隐语,棋危劫急
  • 07 非位任巡抚,决不能以治军
  • 08 丁忧反思,中年改弦易辙
  • 第三章 祁门被围
  • 01 再度出山莅事
  • 02 三河镇大败:湘军最严重的一次惨败
  • 03 先轸归元何日是?
  • 04 好战友胡林翼
  • 05 “图皖”的方案
  • 06 太湖之战:安庆大战前的预演
  • 07 李秀成二破江南大营
  • 08 两江总督,何担重任?
  • 09 兵入祁门,兵困皖南
  • 10 安庆大决战
  • 第四章 金陵困局
  • 01 节制四省军务
  • 02 杭州陷落及曾国藩的南路战略
  • 03 上海告急,淮军入沪
  • 04 曾国藩围攻金陵的部署
  • 05 兵进雨花台
  • 06 多隆阿临阵退出
  • 07 咸同大瘟疫
  • 08 雨花台血战四十六天
  • 09 季弟殒命
  • 10 太平军进北攻南
  • 11 曾国藩金陵考察
  • 12 李秀成的不归路
  • 13 天京攻坚战
  • 14 曾沈厘金之争
  • 15 难兄难弟
  • 16 最终的胜利
  • 17 功成后的猜忌
  • 第五章 临淮遇险与天津名裂
  • 01 剿捻新任务
  • 02 剿捻战略
  • 03 屡辞“节制三省”
  • 04 河防之策
  • 05 思退隐
  • 06 河防失败,辞职引退
  • 07 鞭跛鳖而登太行
  • 08 天津教案始末
  • 09 曾国藩的遗嘱
  • 10 曾国藩的对外思想
  • 11 办案思路
  • 12 查案辩诬
  • 13 法国的要求
  • 14 上折
  • 15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 16 以和结局
  • 尾章 铜官感旧
  • 参考文献
  • 出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1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权力的镜子:论《夹缝中的总督》中的困境美学

    在殖民地的烈日下,总督官邸的柚木地板上永远留着两道影子。一道属于帝国议会送来的鎏金座钟,另一道属于土著长老送来的象牙权杖。在这座充满象征符号的权力殿堂里,《夹缝中的总督》的主人公如同在钢丝上起舞的诗人,用隐忍与清醒编织出令人震撼的生存艺术。这部作品不仅呈现了殖民时代的权力图景,更在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中投下深刻的倒影。  一、性格光谱中的生存密码 总督的瞳孔里永远倒映着双重影像:当面对殖民者的银质餐具时,他的眼神温驯如羔羊;转身接过土著敬献的棕榈酒时,眼底又泛起狡黠的波光。这种精密的情绪控制系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六年七个月零三天在疟疾与阴谋中淬炼出的生存本能。他像人形变色龙般在不同场合切换身份面具,每次角色转换都在皮肤表层留下细密的裂痕。 在殖民地雨季的闷热中,总督的决策天平始终保持着危险的平衡。当殖民者要求征收新的人头税时,他故意延迟三天才签署命令,这三天里 "恰好" 发生了部落神像失窃事件。这种充满艺术性的拖延战术,既非懦弱的逃避,亦非莽撞的抗争,而是用时间差创造出的缓冲地带。每个决策都像在刀尖雕刻冰花,既要保证冰花完整,又要避免手指被割伤。 道德困境如同缠绕在总督脖颈上的丝绸,柔软却致命。当他不得不批准对起义村庄的镇压时,特意在命令末尾添加 "尽可能保全妇孺" 的批注。这个看似矛盾的指令,既是给执行者的道德枷锁,也是为自己预留的历史辩护词。在绝对权力面前,良知成了可以精确计量的砝码,这种计算本身构成了更深刻的悲剧。  二、钢丝上的管理哲学 总督府的档案室里,不同颜色的文件盒构成精密的控制系统。蓝色盒子装着必须立即处理的殖民部急件,红色盒子是需要安抚的土著诉求,黑色盒子则是需要永久封存的秘密。这种颜色编码的管理艺术,将复杂矛盾转化为可操作的行政流程,在秩序与混乱间筑起透明的高墙。 在殖民地集市的人流中,总督的便衣卫队永远保持着精确的密度。他们既不能密集到引发恐慌,又不能稀疏到失去控制。这种对安全距离的精准把控,延伸到他对所有势力的态度中。与殖民者共进晚餐时,他总会 "无意间" 掉落印有土著图腾的怀表;接见部落首领时,又总让仆人端着英式茶具在旁侍立。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构成了微妙的权力语言。 总督的妥协从来不是简单的退让,而是战略性的空间置换。当被迫同意增派驻军时,他要求新军营必须建在瘴气弥漫的河谷地带;当土著要求减免赋税时,他提出用传统手工艺品抵税。每次让步都暗藏反击,每个妥协都孕育着新的平衡,这种充满创造性的矛盾转化术,让他在绝境中总能找到第三条道路。 三、现代困境的古老回声 在全球化办公楼的玻璃幕墙里,当代管理者同样面临着总督式的困境。跨国公司区域总裁需要平衡总部意志与本地文化,正如总督当年在殖民部命令与土著诉求间周旋。这种跨越时空的困境共鸣,证明权力博弈的本质从未改变,只是换上了新的面具。 总督的 "模糊生存术" 在当代职场演化出惊人相似的变体。现代白领在邮件措辞中精心设计的暧昧性,与总督当年在公文批注里埋下的双关语如出一辙。当我们在视频会议中同时打开两个聊天窗口时,恰似总督同时翻阅殖民部密函和土著请愿书的场景重现。 这种生存智慧带来的启示远超权谋层面。它教会我们在绝对困境中保持相对自由,在体制缝隙中培育生命绿洲。就像总督在官邸后院偷偷种植的故乡郁金香,任何高压系统都会存在可供呼吸的裂缝,关键在于能否在黑暗中保持对光亮的敏锐感知。 合上书页时,总督府斑驳的围墙在暮色中渐渐模糊,但那些在夹缝中绽放的智慧之花却愈发清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扮演着 "总督" 的角色,在多重力量的撕扯中寻找立足之地。真正的勇气不在于打破所有枷锁,而在于戴着镣铐跳出最优雅的舞蹈;最高的智慧不是消灭所有矛盾,而是将对立面转化为支撑前行的阶梯。这部作品最终给予我们的,不是生存指南的教条,而是面对困境时永不熄灭的清醒与尊严。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也是我的同事、《顾衡讲透欧洲史》课程主编鞠海老师的作品。曾国藩我原本比较了解,但是读这本书还是被曾国藩的生死时刻狠狠代入了。后浪图书编辑对这本书的介绍真贴切,看曾国藩的五次生死劫,看他如何在各种焦灼场面中破局,就好像在看我们自己的生活磨难一样。没想到的是,读这本书意外释怀了,原来曾国藩每天修身养性,也仍然免不了事事焦心,我作为天地一粒蜉蝣又有何惧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眸历史,奋勇向前

        如果觉得受到挫折,可以读读这本《夹缝中的总督》,不仅是极好的历史回眸,更会让自己重新刷新,在大时代中奋勇向前。夹缝中的总督,是曾国藩的处境(古代士人追求的 立功立言立德的典范)。这本展现大变局下一个苦苦支撑的平凡人的命运本质,高光时刻背后,度过至暗的人生体验。曾国藩不是一次应对生死局:四十四岁,兵败靖港,跳河自裁;九江又败,二度投湖;五十岁时,兵困祁门,生机渺茫,悬剑帐中,随时自裁;五十六岁,北上剿捻,河遇风暴,险些身溺...... 五十八岁,又被调任直隶总督,任上步步惊心。途中明枪暗箭不断,处处由不得他作主,却要他来为全局挑上这副重担。他时常陷入精神内耗,无助而沮丧,如同我们每一个人陷入困境时的样子。怎么办?--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有信念,哪怕做事的空间狭窄、逼仄,也坚守着信念,一日一日地化解困境。面对困境、绝境:“心力交瘁,困知勉行”,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行而不辍,小心安命,埋头任事”,感到迷茫和沮丧时:“步步向前,日日不止,自有到期”,想贪图安乐,敷衍了事时:“天下断无易处之境,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他面对绝境时的状态和我们大同小异 —— 也会情绪崩溃,日常失眠,身体报警;也会被外力强推着往前走,走得相当吃力;也会与生活缠斗不休。这本就是心路手记,展现一个后世眼中的 “大人物”,在时代夹缝中如何安顿自己、不断向前的历程。当遇到生活上,工作上的不顺,沮丧,困顿时,值得读一读,刷新一下自己。

          2
          1
        • 查看全部37条书评

        出版方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后浪出版公司),成立于2006年,经过十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逐步建成了完整的包含编辑、设计、制作、印制、仓储、推广、销售的出版机构组织架构。迄今策划出版图书千余种,在历史、哲学、政治学、人类学、古典语言学、地理学、医学、文学、电影、艺术、摄影、音乐、漫画、大众、生活、经管、童书和少儿英语等所有涉猎的图书品类中均不乏读者口碑上佳的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