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9千字
                       字数
                        202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研析言官思想的载体——奏折,展现这一群体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的影响与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崭新的研究视角,对清末言官群体与朝政关系进行系统考查,就言官制度的发展变化、言官群体对朝政与社会变局的影响加以论述,同时又在传统士大夫与社会转型、晚清监察制度的运行与得失、晚清政派政争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
总体看来,这一成果展现了社会变迁如何促动社会精英群体的发展变化,弥补了相关研究的虚位和不足。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章 清代的言官制度
 - 第一节 言官制度之源流及清代言官制度的变化
 - 第二节 清代言官的选任、考核与升转
 - 第三节 清代言官的职权
 - 第四节 晚清言官制度的改革
 - 第二章 言官与洋务新政
 - 第一节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态度
 - 第二节 言官与修建铁路的论争
 - 第三节 言官与新式海防建设
 - 第四节 言官与其他洋务新政
 - 第三章 言官与戊戌新政
 - 第一节 言官的政治变革主张
 - 第二节 言官的经济变法主张
 - 第三节 言官的文化、教育变法主张
 - 第四节 言官的反对变法主张
 - 第四章 言官与清末新政
 - 第一节 言官与清末新政的施行
 - 第二节 预备立宪的缘起与言官的态度
 - 第三节 言官与官制改革
 - 第五章 言官与晚清政争
 - 第一节 言官与光绪初年的政争
 - 第二节 初期帝后党争中的言官
 - 第三节 言官与丁未政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