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6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转型期“风险社会”舆论引导研究
内容简介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在“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频发不是偶发事件,而成为了社会的常态。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对体系中,我国政府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成了政府引导舆论,安抚民众的重要手段。本书是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尝试,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其他
- 序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6 基本思路
- 1.7 难点和创新点
- 2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历史回顾
- 2.1 1949—1976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2 1977—2003年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2.3 2004年至今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 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历史的相关思考
- 3.1 突发事件中党和政府保持着对媒体的控制
- 3.2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逐渐提高,但在某些领域还是不能满足公众的期望
- 3.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越来越多样化
- 3.4 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 4 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主体政府自身的建设
- 4.1 落实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规
- 4.2 建立健全舆情预警预测体系
- 4.3 提升政府自身的公信力
- 4.4 加强政府新闻发言人的培养
- 4.5 提升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
- 4.6 加强对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形成原因的研究
- 5 应对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路径研究
- 5.1 利用政府网站进行舆论引导
- 5.2 利用政务微博进行舆论引导
- 5.3利用政务微信进行舆论引导
- 5.4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舆论引导
- 5.5 及时权威的新闻发布
- 5.6 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利用国外媒体
- 5.7 借助其他舆论引导主体(媒体、企业、个人、非政府组织)进行舆论引导
- 6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体系研究
- 6.1 现有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研究的相关成果
- 6.2 应对网络舆情评估体系的地方实践——深圳模式
- 6.3 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 小结
- 7 结语
- 附录1 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典型样本——以吕日周主政期间的山西长治为例
- 一 认识吕日周
- 二 吕日周主政期间的长治与《长治日报》《上党晚报》
- 三 吕日周主政期间当事人讲述
- 四 吕日周主政期间政府和媒体关系的回顾与反思
- 附录2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专访吕日周
- 附录3 国家舆情战略研究热点解析——基于国家社科新闻学与传播学舆论、舆情立项项目的分析(2007—2016)
- 一 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 研究热点解析
- 三 思考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