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认为从媒介历史发展来看,文学视觉审美形态的确立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内容简介

文学视觉审美形态一方面表现为图文移位——文学图像化趋向明显,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网络审美形态的兴盛。

这种文学视觉审美形态的确立,对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文字沦为图像的配角、文学成为影视的脚本、多媒体文学文本的呈现以及文学性的扩张。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写在前面的话
  • 导言:媒介生态与当代文学研究
  • 上编: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一章 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二章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十七年文学生态
  •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 第四章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成
  • 第五章 文艺出版社的转型与文学出版策划
  • 第六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21世纪的文学出版
  • 中编:文学期利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七章 文学期刊与中国当代文学生态
  • 第八章 《文艺报》与十七年(1949—1966)的文学批评
  • 第九章 诗歌传播与文学政治——论《诗刊》的创刊与复刊
  • 第十章 《诗刊》与朦胧诗的兴衰
  • 第十一章 《他们》:未完成的诗歌“现代性”
  • 第十二章 《人民文学》与“人民的文学”
  • 第十三章 《收获》:中国当代文学的简写版
  • 下编:电子媒介与中国当代文学
  • 第十四章 电子媒介的兴起与当代自主性文学场的裂变
  • 第十五章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范式转型与文学镜像
  • 第十六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生产方式
  • 第十七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消费”问题
  • 第十八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危机”
  • 第十九章 春晚:电子媒介时代的一个文化标本
  • 第二十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形态的转变
  • 第二十一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功能置换
  • 第二十二章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趣味的变迁
  • 第二十三章 反本质主义与电子媒介时代文论知识空间的重组
  • 结语:媒介与百年中国文学的“自主性”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

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早由出版机构成立的专业数字出版公司之一。 公司秉持诚信、务实、创新、协作的理念,定位于成为专业的数字内容服务提供商,建立数字内容服务产业生态链,为用户提供多元、多层次服务。 公司运营以来,先后取得了多种资质和认证,包括: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秘密载体印刷资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