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疾病与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刻,亲历现场的心理学家用26个生死之间的真实故事,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生命与死亡。

内容简介

作者陈永仪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并曾在美国的医院中担任关怀师和紧急救护技术员。她将职业经历中亲眼见到、亲身经历的关于生命的故事记录下来,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和抚慰人生,带给读者更多的感触与思索。

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患上绝症的囚犯,有痛失孩子的父母,有拒绝急救的老人,有送别父亲的少女……故事中有人性,也有生命本身,作者是亲历者,是讲述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聆听者。

目录

  • 版权信息
  • 简体中文版作者序 这条路上,我们并不孤单
  • 推荐序 病房内的另一个世界
  • 推荐序 生命的价值
  • 作者序 聆听
  • 第一章 当爱与死亡交会 Hospital Chaplain
  • 故事,从这里开始
  • 不属于特定教派的关怀师
  • 神的代理人
  • 倾听
  • 少讲一些,可能会让对方感受更多
  • 你听得见吗?
  • 倾听,并且回应
  • 何时才算做好道别的准备?
  • 囚犯之心
  • 急救代码
  • 13号星期五的夜晚
  • 大结局
  • 我……能说什么?
  • 早殇
  • 结婚证书
  • 结婚,也是一种授权
  • 什么是关怀师?
  • 一名侦探
  • 观察员
  • 第二章 生与死的人生快照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
  • 紧急救援
  • 胸口上的刺青
  • 人,经常被自己的想法局限
  • 母亲
  • 我们都活在每个角色的期待中
  • 我想搬家了,不行吗?
  • 自杀,非解除痛苦的唯一方式
  • 父母心
  • 放下,不表示不再关心
  • 相爱容易,相处难
  • 越重视自我价值,婚姻冲突越多
  • 一颗子弹
  • 吵架是一种沟通
  • 亲密敌人
  • 清官难断家务事,造成更多家暴悲剧
  • 家暴,起于彼此的责任和权利不对等
  • 霸凌
  • 霸凌,是攻击行为
  • 放任式教育,使网络霸凌加剧
  • 对不起
  • 道歉,是一种心意
  • 偏见
  • 用偏见判断,并不公平
  • 后记 在场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看《生命这堂课》

    虽然只是 26 个故事,但却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来让我们看到或者说尝试带着我们去接近关于人生的尽量多一些面,好让我们能多维度地思考人生这堂课。对作者陈永仪先生的人生经历好生敬佩!不仅曾是我羡慕的生命关怀师,更曾是紧急救护员,之前看「人间世」记录片关于急救员那集时就对急救员们充满了敬佩!看完这本书,其实让我对世间的更多人和事都充满了敬佩!也时时从字里行间看到,人生在世,带着时刻保持觉察的心生活在当下是多么的重要。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