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8千字
字数
2016-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的美国史专家李剑鸣的学术文集,收录他在近年发表的美国史研究论文。
内容简介
李剑鸣教授是国内美国史研究的领军人物,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早期史、社会政治史和种族关系史。本书所收论文集中反映了他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在学术追求中寓有现实关怀。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言
- 20世纪美国史学的基本走向
- 一、 时代递嬗与学术趋新
- 二、 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
- 三、 专题探索与宏观综合
-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 一、 学科地位的衰落
- 二、 研究领域的重新界定
- 三、 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 四、 学科自主性的重建
- 五、 “新”政治史的可能性
- 种族问题与美国史学
- 一、 社会与学术的互动
- 二、 美国史学的新趋向
- 三、 新的难题
- 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
- 一、 “辉格主义范式”的兴衰
- 二、 普通民众的革命
- 三、 边缘群体的革命
- 四、 美国革命史的重构
- 五、 意识形态与革命神话
- 美国革命史研究的新动向 ——记费城的一次学术研讨会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伯纳德·贝林的史学及其启示
- 一、 美国早期史的解释框架
- 二、 理论取向和方法论特征
- 三、 应答现代史学的挑战
- 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
- 一、 伍德的史学著述
- 二、 《缔造》引起的反响与争议
- 三、 政治史研究的“文化转向”
- 四、 解释美国革命的新范式
- 五、 治史的理念和风格
- 埃里克·方纳笔下的美国自由
- 一、 什么是“美国自由”
- 二、 思想与学术的渊源
- 三、 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中国美国史研究的成绩和问题(1989—2000)
- 一、 概况分析
- 二、 成果扫描
- 三、 思考与前瞻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 一、 基本趋势和主要成绩
- 二、 问题来源与意义指向
- 三、 思想取向与方法探索
- 四、 史料利用和资源积累
- 五、 最新动向与前景展望
- 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
- 一
- 二
- 三
- 探索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路径
- 一、 “探径”的足迹
- 二、 “架桥铺路”的贡献
- 三、 “传薪信有后昆在”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