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用照片讲解北京历史的通俗、简练的历史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从春秋至民国期间的北京历史,包括历代行政建制和机构、行政体制特征、环境变迁与经济发展、军事形势和主要战争、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水路交通历史与体系、人口变化、民族融合情况、教育发展情况等方面。

作为一部通史著作,言之有据,记述全面,线索清晰,同时又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是一部快速读懂、了解北京历史的较好作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北京地区历朝行政建置和地方行政机构
  • 第一节 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
  • 一、当代北京的行政区域
  • 二、历史上的北京
  • 第二节 先秦时期
  • 一、北京地区最早的开拓者
  • 二、蓟国
  • 三、燕国
  •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地方行政机构
  • 第三节 秦汉时期
  • 一、秦统一后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二、燕地蓟城的行政建置
  • 三、西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四、西汉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五、东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六、东汉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四节 魏晋时期
  • 一、曹魏时期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二、曹魏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西晋时期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四、西晋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五节 十六国时期
  • 一、十六国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二、十六国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六节 北朝时期
  • 一、北魏的行政建置和机构
  • 二、北魏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东魏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四、北齐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五、北周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七节 隋唐时期
  • 一、隋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二、隋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唐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和机构
  • 四、幽州的重要地位
  • 五、唐朝在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六、唐朝在今北京地区设置的羁縻州县
  • 七、蓟城的行政建置
  • 第八节 五代时期
  • 一、政权交替
  • 二、刘燕后唐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九节 辽金时期
  • 一、辽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建置
  • 二、辽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辽南京城区的行政建置
  • 四、金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建置
  • 五、北宋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六、金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七、中都城区的行政建置
  • 第十节 元朝
  • 一、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建置
  • 二、元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大都城区的行政建置
  • 第十一节 明朝
  • 一、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建置
  • 二、明初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三、顺天府
  • 四、明朝北京城区的行政建置
  • 五、明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第十二节 清朝
  • 一、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建置
  • 二、清朝北京地区的行政机构
  • 三、顺天府的行政建置
  • 四、内城的行政建置
  • 五、外城的行政建置
  • 六、清朝在今北京地区的行政建置
  • 七、清末实行新政后北京城区的行政建置
  • 第十三节 民国前期(1912~1928年)
  • 一、京兆尹公署
  • 二、京师警察厅
  • 三、京都市政公所
  • 四、北平特别市
  • 第二章 北京地区行政体制的历史特征
  • 第一节 先秦时期蓟城行政体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军事重镇时期(秦至五代)蓟城行政体制的特征
  • 一、地方行政长官典兵禁直接指挥军队
  • 二、地方最高长官以军政代替行政
  • 三、地方最高长官的职衔越来越高兵权越来越重
  • 四、割据幽州称雄河北
  • 五、多层次的行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辽燕京行政体制的特征
  • 一、番汉并行
  • 二、析津府大权旁落
  • 第四节 金中都行政体制的特征
  • 第五节 元大都行政体制的特征
  • 第六节 明京师行政体制的特征
  • 一、京师的广义和狭义范围
  • 二、五城兵马司和巡城御史
  • 三、城区中的三十六卫
  • 四、京师地区的巡抚
  • 第七节 清北京城区行政体制的特征
  • 一、清朝的顺天府
  • 二、北京内城是八旗兵营
  • 三、步军统领衙门的职掌
  • 四、五城巡城御史是掌管外城的地方官
  • 五、北京城区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多层次的管理体制
  • 六、北京城区河道河渠奇特的管理体制
  • 七、满汉分治 崇满抑汉
  • 八、有职守者无权 无职守者有权
  • 九、官不专权 衙不专责 诸事会同办理
  • 第八节 清末新政对北京行政体制的影响
  • 一、除旧布新
  • 二、中央各部对北京城区直接进行管理的格局
  • 第九节 北洋军阀时期北京行政体制的特征
  • 一、没有市政府的城市
  • 二、自治无人办理
  • 第三章 北京地区历史上生态环境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特征
  • 第一节 北京地区历史上气候的变化和植被的变迁
  • 一、气候的变化造成了植被的变迁
  • 二、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三、历史矛盾与经济特征
  • 第二节 北京地区历史上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先秦时期燕国的经济
  • 二、秦统一后的战时经济
  • 三、穿越阿尔泰山的丝绸之路
  • 四、走上了京师经济的道路——辽金时期
  • 五、畸形的京师经济——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京师经济与京师政治文化
  • 第四章 北京地区历朝军事形势和主要战争
  • 第一节 北京地区历史上军事对峙的原因和战争的性质
  • 第二节 先秦时期北京地区发生的重要战争
  • 一、涿鹿之战与阪泉之战
  • 二、燕国与四邻的战争
  • 第三节 秦统一后北京地区的军事形势
  • 第四节 两汉时期蓟城的战略位置
  • 一、异姓王的割据与反叛
  • 二、蓟城是经略匈奴乌桓鲜卑的军事重镇
  • 第五节 魏晋时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
  • 一、羁縻乌桓招抚鲜卑
  • 二、司马懿平定辽东
  • 三、严格控制边地军政长官
  • 四、唐彬镇守蓟城
  • 第六节 十六国时期幽州地区的纷争
  • 一、石勒攻陷蓟城
  • 二、石虎重据幽州
  • 三、前燕攻占蓟城
  • 四、苻重苻洛之乱
  • 五、后燕攻占蓟城
  • 第七节 北朝时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
  • 一、杜洛周起义军攻克蓟城
  • 二、沿边游牧民族侵扰幽州地区
  • 三、北齐筑长城
  • 第八节 隋朝时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和主要战争
  • 一、隋朝时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
  • 二、隋炀帝三次讨伐高丽
  • 三、窦建德三攻蓟城
  • 第九节 唐朝时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与藩镇割据
  • 一、唐初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
  • 二、安史之乱
  • 三、唐廷难以控制幽州地区
  • 第十节 五代初期幽州地区的军事形势和蓟城攻守战
  • 一、契丹战略目标的转变
  • 二、蓟城攻守战
  • 第十一节 辽朝燕京地区的军事形势和主要战争
  • 一、辽初燕京形势
  • 二、后周北伐收复三关之地
  • 三、宋辽高梁河之战
  • 四、北宋第二次北伐——雍熙之役
  • 五、宋金夹攻燕京易守
  • 第十二节 金朝时期燕京两次易守
  • 一、金军再克燕京
  • 二、蒙古军攻克中都(燕京)
  • 第十三节 元大都地区的军争
  • 一、由军事重镇变为位居腹里的帝王之都
  • 二、两都之战
  • 三、红巾军兵逼大都
  • 四、明北伐军攻克大都
  • 第十四节 明朝北京地区的军事形势及京师保卫战
  • 一、明初北京的军事形势
  • 二、土木之变与北京保卫战
  • 三、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
  • 四、戚继光镇守北边
  • 五、皇太极进攻北京袁崇焕抗敌被害
  • 六、闯王进京
  • 七、清军进入北京
  • 第十五节 清朝北京地区的军事形势和反侵略战争
  • 一、无北边之忧有心腹之患
  • 二、清朝的京城防卫
  •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 四、义和团进攻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
  • 五、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 第十六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地区发生的战争
  • 一、张勋复辟之战
  • 二、直皖战争
  • 三、第一次直奉战争
  • 四、第二次直奉战争与北京政变
  • 五、国民军撤出北京与南口大战
  • 六、国民党北伐军进入北京
  • 第五章 北京地区历朝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
  • 第一节 先秦时期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
  • 二、子之之乱
  • 三、燕昭王励精图治
  • 四、荆轲刺秦王
  • 第二节 军事重镇时期(秦至后唐)
  • 一、军事重镇时期政治形势的主要特征
  • 二、秦始皇东巡蓟城
  • 三、鞭长莫及叛乱迭起
  • 四、燕王刘旦谋反败露
  • 五、幽州地区豪强势力的形成与发展
  • 六、刘秀北巡燕蓟与彭宠之乱
  • 七、东汉时期幽州的治理与割据
  • 八、魏晋“镇之以静”的治理幽州政策
  • 九、西晋末年王浚对幽州的残暴统治
  • 十、十六国北朝时期幽州的政治形势
  • 十一、隋开大运河涿郡祸福并至
  • 十二、唐代北方第一大都会——幽州(蓟城)
  • 十三、渔阳鼙鼓
  • 十四、刘仁恭割据幽州 刘守光据燕称帝
  • 十五、赵德钧治理幽州
  • 十六、由军事重镇到割据称帝
  • 第三节 北方的政治中心(辽金时期)
  • 一、由北方军事重镇到南方军事重镇
  • 二、赵延寿重掌幽州
  • 三、澶渊之盟与燕京的繁荣
  • 四、拥立南京留守为帝
  • 五、金初燕京地区的动荡局势
  • 六、海陵王迁都燕京
  • 七、修卢沟桥开金口河
  • 第四节 元代大都地区的政治形势及重大事件
  • 一、由抢掠到课税
  • 二、忽必烈定都燕京
  • 三、王著为天下除害
  • 四、燕市正气歌
  • 五、郭守敬整顿大都水利体系
  • 六、大都二十万具饿死之骨
  • 第五节 明朝北京地区的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
  • 一、靖难之役
  • 二、永乐之治
  • 三、仁宣之治
  • 四、夺门之变与于谦之死
  • 五、曹吉祥伏法始设皇庄
  • 六、弘治中兴和李广食量惊人
  • 七、刘瑾专横 刘六起义
  • 八、嘉靖误国
  • 九、北京历史上第一次群众示威游行
  • 十、阉党专政 白莲教起义
  • 十一、大顺政权在北京
  • 第六节 清朝前期北京的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
  • 一、清军占领北京
  • 二、康熙之治
  • 三、雍正之治
  • 四、乾隆之治
  • 五、盛世的光环与末路的余晖
  • 六、嘉庆道光之治
  • 第七节 清朝后期北京的政治形势和重大事件
  •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 二、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对北京的影响
  • 三、太平天国北伐军进逼京畿地区
  •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
  • 五、祺祥政变
  • 六、同治中兴
  • 七、戊戌变法
  • 八、义和团运动
  • 九、首善之区的觉醒
  • 十、立宪党人领导下的国会请愿运动
  • 十一、革命党人领导下的中央革命
  • 十二、辛亥风云
  • 第八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 一、北京兵变
  • 二、特务横行京畿地区
  • 三、八百罗汉闹京城
  • 四、八十三天皇帝梦
  • 五、直皖奉三系军阀逐鹿北京
  • 六、五四运动与北京市民宣言
  • 七、北京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和革命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
  • 八、北京政变和首都革命
  • 九、三一八惨案与李大钊就义
  • 十、国民党北伐军进占北京
  • 第六章 北京地区历朝水陆交通体系
  • 第一节 交通在北京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华北大平原上的通道
  • 第三节 秦汉时期北京地区的交通建设
  • 一、通往东北西北地区的驰道枢纽
  • 二、北方的驿道中心
  • 三、王霸开飞狐道与温水河
  • 四、曹操沟通了黄河海河滦河水系
  • 第四节 隋开御道与大运河
  • 第五节 唐朝幽州地区的河海联运体系
  • 一、大运河造福于民
  • 二、海运始兴
  • 第六节 后唐时期幽州地区的水陆交通
  • 一、百废当举交通为先
  • 二、开东南河
  • 第七节 辽南京地区的水陆交通
  • 一、两京通道与御用热线
  • 二、三京通道观光热线
  • 三、萧太后运粮河
  • 第八节 金中都地区的水陆交通
  • 一、贯穿北方的中轴大道
  • 二、中都的闸河与华北平原的水网
  • 第九节 交通运输是元大都的生命线
  • 一、大都地区的驿道和驿站
  • 二、重开大运河
  • 三、始振海运雄风
  • 第十节 天子守边——明朝北京地区的水陆交通体系
  • 一、明朝的驿道和驿站
  • 二、全面整治大运河
  • 第十一节 聚敛贡城阙——清朝前期北京地区的水陆交通体系
  • 一、辐射全国的驿道中心
  • 二、真正的人工大运河
  • 第十二节 近代北京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
  • 一、运河断航海运畅通
  • 二、汽笛长鸣四路汇京师
  • 第十三节 北京地区交通体系的特征
  • 一、北京地区历史上的交通形势
  • 二、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交通运输线
  • 第七章 北京地区历朝人口变化综述
  • 第一节 人口数量质量变化的原因
  • 一、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原因
  • 二、北京地区人口变化的特殊原因
  • 三、人口数量的变化引起质量的变化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人口大迁徙
  • 一、秦王朝的移民政策
  • 二、动乱之初的净土
  • 三、沿边游牧民族入塞定居
  • 四、接纳百万流民
  • 第三节 两汉魏晋时期幽州地区的户籍
  • 一、两汉时期幽州地区的户籍
  • 二、魏晋时期幽州地区人口的大流动
  • 第四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人口大迁徙
  • 一、大动乱中的人口大迁徙
  • 二、大动乱后的人口大迁徙
  • 三、幽州地区的户籍
  • 四、苛政驱民猛于虎
  • 五、人口大迁徙与人口大融合
  • 第五节 隋唐时期幽州地区的户籍
  • 一、隋统一后幽州地区的户籍骤增
  • 二、唐代幽州地区户籍的变迁
  • 第六节 辽南京地区人口的特征
  • 一、宋辽之间人口的频繁流动
  • 二、人口季节性的流动
  • 三、人口成分复杂
  • 四、南京道的户籍
  • 第七节 金中都地区人口的迁徙与检括
  • 一、金朝人口大迁徙
  • 二、中都地区的户籍
  • 第八节 元大都是世界上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城市
  • 一、元大都的户籍
  • 二、民族之城
  • 三、人口素质问题
  • 第九节 明北京汇聚八方人口
  • 一、四百年后不认同
  • 二、百年移民热与京师人
  • 三、明顺天府的户籍
  • 第十节 清北京是寄生之城过客之城
  • 一、由减报人口到增报人口
  • 二、清代顺天府的户籍
  • 三、庞大的寄生集团
  • 四、熙来攘往的名利之客
  • 五、清代北京城区人口比例的特征
  • 第十一节 觉醒了的城市
  • 一、民国前期北京城区的人口(1912~1928年)
  • 二、京旗结束了寄生生活
  • 三、学生之城
  • 四、产业工人登上了北京的历史舞台
  • 第八章 北方诸民族融合的摇篮
  • 第一节 炎黄子孙聚兴于燕蓟
  • 第二节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 一、燕山是分水岭和接触带
  • 二、先秦时期诸民族的共处与融合
  • 第三节 长城的悲剧
  • 第四节 两汉魏晋时期幽州地区的民族洽合
  • 一、匈奴族
  • 二、乌桓族
  • 三、鲜卑族
  • 四、失去了民族融合的大好时机
  • 第五节 两汉魏晋时期对沿边游牧民族的政策
  • 一、春风不度玉门关
  • 二、内迁内附的遗患
  • 第六节 十六国北朝时期幽州地区的民族大动荡与大融合
  • 一、十六国时期幽州地区的民族大动荡
  • 二、北魏时期幽州地区的民族大融合
  • 第七节 隋唐统一后的军事重镇与民族融合的摇篮
  • 一、幽州地区再次成为独当两面的军事重镇
  • 二、唐朝对沿边地区游牧民族的政策
  • 三、幽州地区的民族大融合
  • 第八节 中原的皇冠
  • 胡人与中原皇帝
  • 第九节 辽——以汉制治理燕云十六州
  • 第十节 金——沿边游牧民族打进了中原
  • 一、女真族凭借武力打进了中原
  • 二、汉族失去了正统的优势
  • 三、契丹族和汉族在燕京地区实现了大融合
  • 第十一节 元——沿边游牧民族统一了全国
  • 一、建立在民族压迫基础上的大统一
  • 二、被压迫民族的大融合
  • 三、骑士的骄傲与悲剧
  • 第十二节 明——禁胡俗与北京地区回族的形成
  • 一、胡俗并非少数民族所专有
  • 二、北京地区回族的形成
  • 第十三节 清——野蛮的民族压迫和全面的阶级联合
  • 一、野蛮的民族压迫
  • 二、夺取皇冠统一全国之志
  • 三、和汉族地主阶级全面结盟
  • 四、清廷统一全国是满汉合作的成果
  • 五、清廷的民族政策并非是联蒙制汉
  • 六、满化与汉化
  • 第十四节 汉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走上了和清廷认同之路
  • 二、百年认同一朝觉醒
  • 三、由排满到五族共和
  • 第十五节 北京地区满族的重新组合
  • 一、京旅解体
  • 二、新形势下的认同与组合
  • 三、书同文语同音习同俗
  • 第十六节 北京地区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几种形式
  • 一、各民族之间自然的融合
  • 二、成为统治民族后迅速实现民族大融合
  • 三、成为被统治民族后迅速实现民族大融合
  • 四、幽燕地区汉族居民缓慢地胡化
  • 五、新形势下迅速实现众多民族的融合
  • 六、在历史舞台上潇洒走一回
  • 第十七节 民族融合的深远意义
  • 一、古有诸族同源之说
  • 二、分争之中融合一直是不可遏制的主流
  • 三、祖国的统一是中华诸民族共同的奋斗目标
  • 四、中华民族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共同体
  • 第九章 北京历史三部曲——筑长城、开运河、建都
  • 第一节 筑长城
  • 一、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
  • 二、屏障农耕区域的军事重镇
  • 三、试论长城
  • 第二节 开运河
  • 一、运河支撑着军事重镇
  • 二、大运河是维系中国统一的纽带
  • 第三节 建都
  • 一、建都的趋向
  • 二、中原王朝建都的趋向
  • 三、沿边游牧民族建都的趋向
  • 四、天子守边
  • 五、长城运河决定了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
  • 第十章 北京地区历朝教育发展状况
  • 第一节 辽以前北京地区历朝教育发展的状况
  • 第二节 辽朝
  • 一、辽南京地区教育事业概况
  • 二、辽朝的科举制度
  • 第三节 金朝
  • 一、中都的国子学和太学
  • 二、司天台的教育职能
  • 三、中都地区的地方教育事业
  • 四、金朝的科举制度
  • 第四节 元朝
  • 一、大都的国子学
  • 二、司天台和太史院的教育职能
  • 三、大都地区的地方教育事业
  • 四、大都地区的书院
  • 五、元朝的科举制度
  • 第五节 明朝
  • 一、明王朝的教育政策
  • 二、北京的国子监
  • 三、太医院钦天监等机构的教育职能
  • 四、培养皇家子弟的宗学
  • 五、顺天府的各级官学和社学
  • 六、顺天府的各级官办阴阳学医学
  • 七、顺天府地区的书院
  • 八、京卫武学
  • 九、顺天乡试
  • 第六节 清朝
  • 一、清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汉满两个教育体系
  • 三、最高学府国子监
  • 四、太医院钦天监等机构的教育职能
  • 五、培养皇家子弟的宗学和觉罗学
  • 六、八旗教育事业
  • 七、顺天府的官学和私学
  • 八、北京地区的书院
  • 九、顺天府武学
  • 十、科举制度的考试中心
  • 十一、清末教育改革
  • 第七节 辛亥革命后北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
  • 一、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
  • 二、壬子癸丑学制
  • 三、壬戌学制
  • 第八节 北京地区著名的大中学校
  • 一、著名大学
  • 二、著名中学
  • 三、教会学校
  • 四、私立中学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信息量足够大,写作颇费一番功夫,敬佩!只是每一节都有极大的时间跨度,让人衔接不及,脑子跟不上进程,因此读起来感觉不适应。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新华先锋出版科技

    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以“启迪智慧,传播文化”为企业宗旨,弘扬优秀文化,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努力为读者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