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更深入的老子研究,全面解读老子思想。

内容简介

《老子永远不老:〈老子〉研究新解》一书,收入了12篇曹峰近年来发表的《老子》及道家研究论文,约二十万字。其中有对具体章节如三十六章、三十九章的新解读;有利用出土文献对《老子》首章作出的新诠释;有对老子生成论和幸福观的新思考;有对老子“道”与“天道”关系的新衡量;有对老子“无名”“有名”论述的新考察;有对黄帝与老子关系的新辨析;有对老子政治哲学的新总结。还有对近代日本老子现象的一些研究。这些论文涉及老子研究的各个方面,发表后大多在学界引起重要反响,被广泛引用和转载。这也证明了老子永远不老,老子思想常谈常新。此书的出版相信会对老子及其道家研究产生实质性推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言
  • 第一章 “玄之又玄之”和“损之又损之”
  • 第二章 《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
  • 第三章 《老子》第三十六章新研
  • 一、 上下两段与古之谚语的关系
  • 二、 战国秦汉时期对这两组谚语的解释
  • 三、 老子对于上下两段谚语的哲学提炼
  • 四、 余论
  • 第四章 《老子》第三十九章新研
  • 一、 第三十九章、四十章、四十二章是一个整体
  • 二、 第三十九章上段和中段是否对应
  • 三、 对“故致数舆无舆”一段的重新诠释
  • 四、 余论
  • 第五章 论《老子》的“天之道”
  • 一、 “道”与“天之道”、“天之道”与“人之道”
  • 二、 作为“道”与“物”媒介的“天之道”
  • 三、 余论
  • 第六章 《老子》生成论的两条序列
  • 一、 “生”与“成”是并重的两条序列
  • 二、 “德”的生成论与“玄德”
  • 三、 “德”的生成论与“自生”
  • 四、 余论
  • 第七章 《老子》及道家的“无名”与“有名”
  • 一、 道家对“名”的否定
  • 二、 道家对“名”的肯定
  • 三、 余论
  • 第八章 《老子》的幸福观与“玄德”思想之间的关系
  • 一、 《老子》中背道者之快乐与得道者之痛苦
  • 二、 《老子》思想中包含“共乐”的观念
  • 三、 幸福是“玄德”的产物
  • 四、 余论
  • 第九章 黄帝的“法天则地”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
  • 一、 黄帝与“法天则地”
  • 二、 《老子》中“法天则地”的思想痕迹
  • 三、 余论
  • 第十章 《老子》的政治哲学
  • 一、 《老子》对社会矛盾的揭露与批判
  • 二、 “道物论”是《老子》政治哲学的基础
  • 三、 圣人的“无为”与百姓的“自然”
  • 四、 多元共生与公平公正
  • 五、 反向的政治思维:守柔与不争
  • 六、 余论:《老子》政治哲学是否为愚民之策和权谋之术
  • 第十一章 近代日本所见《老子》
  • 一、 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老子》
  • 二、 作为一种理念的《老子》
  • 三、 余论
  • 第十二章 道家与贤能
  • 一、 道家对于“贤能”的怀疑与否定
  • 二、 道家对于“贤能”的赞许与肯定
  • 第十三章 道家与谦逊
  • 一、 整体性视野下的谦逊
  • 二、 平等性视野下的谦逊
  • 三、 关联性视野下的谦逊
  • 四、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