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5千字
字数
201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黄宗良教授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察、研究和思考。
内容简介
黄宗良教授提出,从苏联模式到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飞跃。
本书重点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历史任务;解读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科学意义;论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重要理念的理论,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夹水苍山路向东——我对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看法
- 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毛泽东与苏联模式
- 一个主义,两种模式——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的飞跃
- 实践是最权威的评价——从斯大林模式到中国模式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飞跃
- 苏联剧变的教训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 为什么不能从苏联剧变中得出不能搞政治体制改革的结论?
- 苏共执政的经验和教训
- 深入认识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
- 苏联政治体制与苏联剧变
- 列宁关于发动人民群众管理监督国家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 我们应该从苏联剧变中吸取什么教训?
- 从民主民生问题看苏共政权之得失——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
- 苏联的教训——要着力抑制和消除官僚特权阶层
- 教条主义与苏联的解体
- 总结苏共丧权原因及教训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廉洁政府建设
- 中国政治发展:有限的集权有序的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种思路
- 民主执政:社会主义根本的政治原则
- 中国改革和发展关键时期的“主义”选择
- 反腐重在建立权力制约机制
- 锻造廉洁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干工程
- 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推动反腐倡廉建设——访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黄宗良教授
- 干部考核需要正确政绩观
- 催生“中国奇迹”的强大动力
- “盛世危言”君可听——读高放新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感言
- 党的建设可以从这里展开思路——2009年4月15日在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党的执政理念和党性
- 历史性的转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建设党——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
- 让昨天昭示今天——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看“三个代表”
- 从维护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看保持党的先进性
- “民众追求的就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专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黄宗良
-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试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地位
-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
- 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理解
-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答《百年潮》记者问
- 谈谈十七大报告的创新
- 用改革化解发展和稳定的“硬障碍”——2012年5月8日在北大“五四”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
- 在社会主义信仰问题上的四种状况——2012年6月27日在北京大学庆祝建党九十一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继往开来谋新篇——十八大的继承与创新述评
- 新春的喜悦和期盼
- 用制度守护好党的“生命线”
- 我对建设好党抱有信心——2013年12月10日在北大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会上的发言
- 借鉴外国政党执政经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现代政党政治的产生和变化
- 寻求拯救人类生存危机的道路——康瑞华教授书稿读后
- 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 曲径探新路,低谷起高歌——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第三个五十年
- 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历史启示
-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史经验的哲学思考
- 民主社会主义:可以借鉴但不可以照搬
- 中国所倡导的世界秩序观
- 怎样看待当代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 冷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 “中国模式”评说——2012年4月在广东中山市香山讲堂的演讲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