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之作,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化的视角审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道路选择,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以及获得的成就和教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并在全球框架内更新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一、 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 二、 百年追梦的道路选择
  • 三、 站在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 第一章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
  • 一、 中国现代化命题的提出
  • (一)璀璨的中华文明
  • (二)西方列强的冲击
  •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
  • 二、 “效法欧美”的尝试与失败
  • (一)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启
  • (二)戊戌变法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三、 “走俄国人的路”的选择
  •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形成“以俄为师”的共识
  •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 第二章 为中国特色道路奠基
  • 一、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 (一)告别本本主义
  • (二)确立指导思想
  • (三)取得理论成果
  •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 (一)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
  • (二)政治现代化的追求
  • (三)经济现代化的努力
  •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
  • (三)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教训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
  •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
  • (一)中国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 (二)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步骤
  • (三)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 (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二、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 (一)中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 (四)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历史地位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再发展
  •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
  •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三)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阶段发展目标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 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 (一)“中国梦”提出的背景
  • (二)“中国梦”的内涵
  • (三)实现“中国梦”的三步走战略
  • 二、 确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全面深化改革
  •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四)全面从严治党
  • 三、 明确“五大发展理念”
  • (一)创新发展
  • (二)协调发展
  • (三)绿色发展
  • (四)开放发展
  • (五)共享发展
  • 四、 开辟广阔前景
  • (一)取得不凡成就
  • (二)描绘宏伟蓝图
  •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经验
  • 一、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 (三)秉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二、 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 (一)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
  • (二)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 (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
  • 三、 发挥党和人民的创造力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以人民为中心
  • (三)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 一、 面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一)坚持中国特色的基本原则
  • (二)充分吸取人类文明一切合理的成果
  • (三)创造性转化为人类共享文明成果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 (一)有助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 (二)有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 (三)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 (四)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译林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是国内最具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翻译出版社之一,多年来致力于外国文学、人文社科、英语教育等领域的图书出版,有丰富的选题开发经验和精干的作译者与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