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解会员制的精髓,掌握客户和营收10倍增长的方法。

内容简介

会员制是被各类商家广泛运用的营销方法,同时它的重要性和系统性却是被忽视的。作者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以会员制为中心,不断探索会员制的底层规律和应用技巧,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会员制经营方法论。

本书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地认识会员制系统,充分地运用会员制方法,形成自己的基于数字化工具支持的、能够持续迭代升级的会员体系,从而实现营收收入和综合利润的双重增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读
  • 第一章 赢得未来的会员经济
  • 第一节 什么是会员经济
  • 第二节 会员经济的历史渊源
  • 第三节 会员制的基本原理
  • 一、会员的本质是身份特权
  • 二、会员的目的是持续成交
  • 三、会员的作用是双向共赢
  • 第四节 会员经济的客观条件
  • 一、看不见的竞争
  • 二、适用的商业形态
  • 三、会员和私域的关系
  • 四、会员经济的负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会员组织的四种类型
  • 第一节 圈层式会员制
  • 一、圈层式会员制的特点
  • 二、圈层式会员制案例
  • 第二节 储值式会员制
  • 一、储值式会员制的特点
  • 二、储值式会员制案例
  • 第三节 订阅式会员制
  • 一、订阅式会员制的特点
  • 二、订阅式会员制案例
  • 第四节 积分式会员制
  • 一、积分式会员制的特点
  • 二、积分式会员制案例
  • 第五节 常见会员制业态汇总
  • 第六节 会员制组织的架构
  • 一、会员制企业组织架构
  • 二、商协学会组织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会员制的七个要素
  • 第一节 名称
  • 第二节 权益
  • 一、引发需求
  • 二、主要权益
  • 第三节 条件
  • 第四节 层级
  • 第五节 积分
  • 一、积分本质
  • 二、积分作用
  • 三、积分计算
  • 第六节 时效
  • 第七节 推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员体系从设计到实施
  • 第一节 会员生命周期
  • 一、客户了解阶段
  • 二、会员加入阶段
  • 三、会员忠诚阶段
  • 四、会员推荐阶段
  • 第二节 会员体系的设计流程
  • 第三节 客户分析
  • 第四节 方案设计
  • 一、选择会员类型
  • 二、设计会员权益
  • 三、设置入会条件
  • 第五节 测试执行
  • 一、测试准备
  • 二、测试过程
  • 三、测试记录
  • 第六节 效果评估
  • 第七节 推广放大
  • 一、营销推广
  • 二、渠道分销
  • 第八节 如何评价会员体系
  • 一、产品市场匹配度
  • 二、业务可持续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员服务的文化和工具
  • 第一节 服务能力
  • 一、服务精神
  • 二、专业能力
  • 三、沟通能力
  • 第二节 服务文化
  • 一、服务的口号
  • 二、服务的文化
  • 三、服务文化的打造
  • 第三节 服务流程
  • 一、标准化操作流程
  • 二、服务流程制定
  • 第四节 服务工具
  • 一、数字化软件
  • 二、客服人员
  • 三、会员社群
  • 四、模型和表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会员营销高手实战技巧
  • 第一节 牢记于心的实战心法
  • 一、会员制矩阵
  • 二、做高客单价
  • 三、优先卖会员
  • 第二节 销售会员卡的7个要点
  • 一、储值的黄金比例
  • 二、避免赠送金额策略
  • 三、设置显著的层级落差
  • 四、引导购买消耗储值
  • 五、灵活设计使用提货卡
  • 六、宣传配套品尽量多
  • 七、回款要简单粗暴
  • 第三节 会员产品的定价策略
  • 一、三种最常见的定价方法
  • 二、常见的会员制产品定价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战略意义上的会员模式
  •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演进规律
  • 一、阶段一:卖产品
  • 二、阶段二:卖会员
  • 三、阶段三:卖模式
  • 四、阶段四:卖预期
  • 第二节 会员制销售
  • 第三节 会员制招商
  • 第四节 会员制融资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深度拆解会员制矩阵案例
  • 第一节 会员体系迭代历程
  • 一、1.0拿来主义阶段
  • 二、2.0积极应用阶段
  • 三、3.0模式创新阶段
  • 四、4.0自主研发阶段
  • 第二节 会员制矩阵案例分析
  •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会员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死战略

    这是一本在当下中小微企业经营困局中极具现实意义的实战指南。作为清华大学博士出身的一线经营专家,作者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以亲自操盘的互联网金融和实体连锁项目经验为背书 —— 两个项目均实现数十万会员规模及千万级营收,这种 “知行合一” 的背景让书中的方法论显得格外可信。作者的写作风格带着鲜明的 “工程师思维”:逻辑缜密、框架清晰。他将复杂的会员制拆解为储值式、订阅式、积分式等具体形态,每个模块均以 “特点 + 案例” 的结构展开,比如用 “储值的黄金比例”“避免赠送金额策略” 等具体操作细节,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复用的战术。书中甚至直接给出 “销售会员卡的 7 个要点” 这类清单式干货,像一位老练的店长在手把手教新人如何收银 —— 这种 “不说正确的废话,只给能用的狠招” 的写作特色,正是中小企业家最渴求的务实风格。与市面上泛泛而谈 “客户忠诚度” 的书籍不同,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会员制本质是 “用大量换低价” 的契约。他通过 Costco 案例揭示,当商家要求用户预付会员费(沉没成本)时,实则在心理层面绑定了客户的后续消费惯性;而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体系则通过 “不可迁移价值”(如白金卡升舱权益)提高逃离成本 —— 这些洞见精准击中了传统会员制设计的盲区。书中更颠覆性地将会员制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比如 “会员制矩阵” 章节中,作者以某文玩竞拍传销案为反面教材,对比正规会员体系的底层逻辑:前者依赖拉人头分成的庞氏骗局,后者则通过数字化工具构建客户生命周期管理(从 “了解阶段” 到 “推荐阶段”)。这种 “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的写法,让读者不仅能照搬案例,更能理解商业模式的底层规律。在 “会员服务的文化和工具” 章节,作者展现出前瞻视野:他建议用 RFM 模型(最近消费时间、频率、金额)进行会员价值分层,并强调社群运营与数据中台的结合。例如某珠宝品牌的 VIP 管理系统,通过生日提醒、专属定制活动等 “非标服务”,将冷冰冰的消费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情感连接 —— 这正是传统实体店转型中最易忽视的 “软实力”。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 “割韭菜” 现象的批判颇具警示价值。当知识付费领域充斥着急功近利的成交话术时,作者反复强调 “持续成交的核心是持续价值输出”。这种价值观与当下某些 “七天变现训练营” 形成鲜明对比,也让本书在实用性与商业伦理之间找到了难得的平衡点。如果说传统会员制书籍是 “体检报告”,那么这本书就是 “手术方案”。它既没有回避中小微企业资源有限的现实(比如建议从成本最低的积分制切入),又提供了从方案设计、测试执行到推广放大的完整链路。对于困于流量焦虑的经营者而言,这本书或许不能立刻带来 10 倍增长,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值得 all in 的战略方向 —— 毕竟,在存量竞争时代,能 “把路过的人变成留下的人” 的企业,才有资格谈论未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博瑞森管理图书

    博瑞森管理图书成立于2005年,专注于本土管理类图书的策划与出版。产品定位:企业阅读 本土实践。与企业中的管理实践者一起,立足本土环境,追求卓越实践,传播最适合当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知识。作者主要来源于管理咨询领域内的实战专家群体和企业管理一线的经营者或经理人。 博瑞森目前出版的图书分为经营、管理、营销、行业四大类,年出版新书80余种,已经成为国内本土原创管理类图书的知名品牌。 博瑞森图书最大的特点:“本土”——理论和思想可以来自古今中外,但一定要适应本土;“实战”——作者都是从企业市场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性是渗到骨子里的。读者亲切地评价博瑞森图书的价值为“多读干货,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