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张沛超全新力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面向大众读者的原创心理学著作,汇集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反思。他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中国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破局之法,对症下药,针对性强,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心理学读本。

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围绕“如何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作者学贯东西,把西方精神分析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细致入微地从不同角度剖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系统性地提出修复原生家庭结构、培养承载各种情绪的能力、整合欲望资源等多种调节方法。

他提倡不断地自我觉察,回归过去,回归家庭,回归自己,把困扰我们的固有问题转化为一面透亮的镜子,从中照见真正的自己。其解读契合中国人的心理状况,适合中国的文化语境,实用性强。

作者以随性的笔触讲述专业内容,个中不乏生活中典型有趣的事例,思辨性与共情感兼具,行文间时常闪现通透豁达的智性之光。他帮助你一步步地追根溯源,从自己的过去中寻找症结,由此进行自我疗愈,化解内心冲突,从而更好地拥抱人性的一切存在,收获自在人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 自序
  • 第一章 苦与自在的心理哲学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人生有哪三种苦
  • 第三节 四种远离苦的方法
  • 第四节 受苦时的四种心态
  • 第二章 准备获得疗愈:拥有一颗四转向心
  • 第一节 四转向心总论: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第二节 从未来转向过去:你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
  • 第三节 从外界转向自己:你真的关心过自己吗
  • 第四节 从行动转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轻举妄动
  • 第五节 从实体转向缘起:你为什么常常感到痛苦
  • 第三章 对原生家庭进行精神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家族对心理的塑形作用
  • 第二节 现代家庭中权力斗争的实质
  • 第三节 家族中的能量传递
  • 第四节 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影响
  • 第五节 现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乱
  • 第六节 夫妻双方的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 第四章 六步修复原生家庭结构
  • 第一节 重建不曾得到过的安全依恋
  • 第二节 领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结
  • 第三节 继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顺
  • 第四节 创建一个疗愈性的新型家庭
  • 第五节 激活内在能量,让自己生活在“完满家庭”中
  • 第六节 从家庭情结中解脱,为了回家而“出家”
  • 第五章 七情与自在
  • 第一节 为什么我们总是为“情”所困: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 第二节 喜
  • 第三节 怒
  • 第四节 哀
  • 第五节 惧
  • 第六节 嫉
  • 第七节 望
  • 第八节 无情
  • 第九节 在情绪中活得自在
  • 第六章 六欲与自在
  • 第一节 欲望推动着我们
  • 第二节 食欲
  • 第三节 性欲
  • 第四节 权力欲
  • 第五节 联结欲
  • 第六节 分离欲
  • 第七节 无欲
  • 第八节 “欲”火重生
  • 第七章 心理困扰与自在
  • 第一节 从心理问题中学会自在: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 第二节 认识心理问题:ABCRS模型
  • 第三节 解决心理问题的三种方法
  • 第四节 自在四愿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2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精神分析+传统文化,阐述获得自在的人生之法

    这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张沛超在武志红的课程平台上,由心理学课程【自在心理学 42 讲:结构家庭、情绪和欲望,活出真实自我】改编而成。本书内容含张沛超 11 年的临床经验和反思,把精神分析和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可能因为他是理学学士 + 心理学研究生 + 哲学博士,所以书中内容有些涉及到了哲学和佛学,个人认为只要对心理学和探索自我感兴趣的同学,都适合翻一翻读一读。书中内容涉及人生三苦、四转向心论、原生家庭修复、七情六欲和心理问题认知模型等等,以小见大,蕴含很深入的思考。分享书中最触动的两点:1️⃣哀我们常听到一句话 "哀莫大于心死"。"死" 也分局部和总体。局部性的 "死" 其实就是一些失望,愿望没有达成,不光丧失了这件事情能够带来的好处,也丧失了那个怀有期待的自己。每个丧失里头,都包含了外界和内心的双重丧失。张沛超老师提到,哀伤其实是一种 "能量节省模式",它的本质是让我们停下来,进行反思。有些哀伤能很好的生发出来,得到好的转化,比如恢复精力,但有些没有生发出来的哀伤会形成 "病灶",以后类似的场景中会不断地激活。所以处理自己的哀伤很重要。张沛超提出用情绪笔记的方式,记录哀伤状态下内心的声音,是一个和哀伤保持距离、利于觉知和转化的可行方式。回想自己也曾经有一些哀伤不断被激活,当时也会经常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心境变化,后来随着对自己的接纳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能够在哀伤蹦出来的时候马上自我提醒,不那么难过也就不会那么失控了。2️⃣望当我们活在别人过多的期待里,就会大大影响自己的自在。所以当我们经历一些不顺心、不愉快、不好控制、说了不算分境遇里、反而最容易检验自己的希望感是不是真的,因为能够度过这样的境遇,我们会对自己有更积极正面、积极稳定的期待。苏东坡在朝中的时候,就活在很多人的指望和期待里,哪怕这些欲望都是善意的,也会有某种束缚。而当他处于逆境没有任何人指望他的时候,他反而有充足的时间和自己的欲望共处,享受在黄州、惠州和儋州的经验生活,把自己的能量给到当地的人,让自己和身边人都进入到自在的状态。回想自己曾经几次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经历都是,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体会到巨大的失控和失望中,逐渐向内寻找力量源泉,在受挫后愈加坚韧。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让爱自己的人失望,或不做任何错事,有些不属于自己的希望被指望破灭,反而如释重负。过往的经历告诉我,卸掉不被自己背负的,能量才会一点点回来。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方方面面、以及更大的存在,体验到我们和更大的存在之间的关联。修炼自在之心,在路上。

      1
      38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张婚床上,躺着 6 个人

      要是在结婚前知道这个思想实验,可能真的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看看你能得几分?😎(我只得了 2 分🤣)【婚姻合拍性思想实验】你想知道自己和即将结婚的伴侣是否能过得不错,其实要看你的父母和对方父母是不是能合得来。第一步看你的爸爸和对方的妈妈能不能过好两口子的生活,如果觉得他们能过得特好,那就加五分。如果他们在一起是彻头彻尾的灾难,那就扣五分。零分就是一个中间状态,你可能实在不好说他们相处起来会是怎样。如果你觉得他们能相处好,就给高分;如果你觉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相处,就给低分。第二步,你要看你的妈妈跟对方的爸爸能不能过好两口子的生活。计算的方法跟刚刚一模一样,也是从负五分到五分的范围。第三步,要看你的爸爸跟对方的爸爸能不能当好兄弟,也是从负五分到五分的范围。到了第四步,我相信大家基本上都能猜出来了,要看你的妈妈跟对方的妈妈能不能成为好姐妹,也是从负五分到五分。这样,各位其实也就知道了,最后得分范围理论上是从负二十分到二十分。

        1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在四愿

        1. 愿你体验到你的存在,尊重自己,感受自己。2. 愿你体验到你存在的方方面面,你的生命可以很丰富,不仅是别人认可的方面,你的人生有多彩多元的方面。3. 愿你体验到更大的存在。这样,病痛也只是生命长河及大千世界中的一小部分。4. 愿你体验到与更大存在的关联。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你在受着苦,这个世界上有人懂你的苦,苦你所苦,而且能在苦里看到光明并想要把光明分享给你。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9条书评

        出版方

        花城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得名于秦牧先生的名篇《花城》,创办于1981年,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文艺出版社。建社以来,花城社坚定文学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引领出版潮流,近几十年来中国出版界、读书界出现的钱锺书热、先锋文学热、武侠文学热、琼瑶热、席慕蓉热、朦胧诗热、程甲本《红楼梦》热等,都肇始于花城社。 花城出版社主办了两个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花城》和《随笔》。《花城》被誉为全国大型文学期刊“四大名旦”之一,《随笔》则享有“北有《读书》,南有《随笔》”之誉。 花城出版社迄今已出书上万种,逾千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各种奖项,包括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国好书”奖等,连续十年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并不断开拓创新,走媒体转型和融合发展之路,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花城出版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力实施原创文学精品带动战略,出版了王蒙、张炜、王安忆、李佩甫、韩少功、李敬泽、刘和平、蒋韵、张欣、刘震云、虹影、李娟等名家名作,汇聚文学之力,见证时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