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录了汤因比探讨过往各类文明起源和发展,衰落和崩溃以及思考现当代文明、人类未来的十三篇文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汤因比在20世纪中期一系列有关文明与现实间关系的文章结集,表现出了他对人类命运一如既往的强烈关怀。

如果说汤因比认为在时空间中不可逆转的运动——人类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在某个限度内可以被理解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实世界成为他此刻文明史观的言说背景。在本书中,汤因比的这种现实关怀与历史哲学在二战后的相遇,挑战与应对的结果,就是他一再强调的“世界政府”与“高级宗教”,他寄希望于人类不同文明能够借此握手,觉悟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找到合适的和平相处的方式,保持活力,继续发展,悲天悯人的情怀跃然纸上。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自序
  • 我的历史观
  • 历史的现状
  • 历史会重演吗?
  • 希腊—罗马文明
  • 世界的统一与历史观的变化
  • 欧洲的矮化
  • 国际展望
  • 文明经受考验
  • I
  • II
  • III
  • IV
  • V
  • 俄罗斯的拜占庭遗产
  • I
  • II
  • 伊斯兰教、西方与未来
  • 文明的相遇
  • I
  • II
  • III
  • 基督教与文明
  • 历史对于灵魂的意义
  • 神学—历史
  • 一个纯粹的现世观点
  • 一个纯粹的来世观点
  • 第三种观点:这个世界是上帝之国的一个行省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文明间的握手

    每日一书:《文明经受考验》。汤因比由古希腊 — 罗马文明爬梳至 1940 年代后期的人类走向,很像司马迁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也如钱锺书所言 “东学西学,道术未裂;南海北海,心理攸同”。汤因比希望通过 “世界政府” 和 “高级宗教”,实现文明间的握手,“一切将回归于神”。的确,人类通过运用思维,可以从这些自然循环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这是鸟兽做不到的。尽管个人无法打破日夜循环的专制,无法像传说中的埃及法老门卡乌拉那样 24 小时不睡觉,但人类社会却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合作和劳作的分工从而集体性地实现门卡乌拉的神话壮举。我们能够得救吗?在政治上,建立一种世界政府的宪法合作体系。在经济上,找到自由企业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可行妥协(依据不同地方和时代的实际需要而不同)。在精神生活上,将世俗的上层结构放回到宗教的基石上。我们西方世界今天要努力去找到朝向这些目标的道路。我们偶然发现了这些精神辐射波浪的一种精彩性质。尽管它们朝外扩散时的自然趋势是弱化,但如果有两个波浪从两个不同的中心朝外扩散,正好相遇碰撞而结合,那么这种弱化趋势就可能被克服和抵消。一个希腊波浪与一个印度波浪的结合,就生成了远东的佛教文明。当然,同样的奇迹还有另外一个我们熟悉得多的例子。还是这个希腊波浪,它与一个叙利亚波浪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生成了我们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明。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欧洲真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世界力量(当然,希特勒所言是指野蛮的军事力量),那么欧洲就必须欢迎并采纳元首的政策。这个严酷之言无疑说出了真实。唯一能够想象的在战争潜力上可与苏联或美国对抗的欧洲,只能是希特勒的这种欧洲 —— 被德国武力征服而统一,在德国统治下团结起来的欧洲。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具有作为一种新秩序的外观,因为如同之前彼得大帝也把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引入俄罗斯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来自西方。如果西方化的这些安排是自发的,那么似乎可以将它们作为真正的新起点来呈现。在教会的这种天主教形式中,我看到两种基本制度 —— 弥撒和圣统,这二者不可分解地联结在一起,这是因为按照定义神父是拥有权力来执行弥撒仪式的人。就弥撒而言,如果一个人可以没有恶意地以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口吻来说,那么使用这种语言,人们可以将弥撒形容为一种最古老的宗教仪式的成熟形式,这种仪式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土地的最早耕作者对地球母亲的多产和她果实的崇拜(我这里仅仅是讲这种仪式的世俗来源)。至于教会传统形式的圣统,如同人们所知道的,则是模仿一个更为晚近更少令人敬畏,然而却更为强大的制度 —— 罗马帝国的文官制度。这个世界就不是上帝之国范围以外的一个精神练习场,它是上帝之国的一个行省 —— 仅仅是一个行省,而且不是最重要的那个行省,但这个行省具有与天国其他地方一样的绝对价值,所以在这里精神行为可以而且必将具有充分的意义与价值。在一个所有其他事物均为虚空的世界上,唯有此事显现和保有着价值。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