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英美文学教学研究:新视角、新方法

内容简介

全书以外国尤其是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为主线。在继承文学作品细读、细绎等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运用叙事学(尤其是女性主义叙事学)、译介学、学术史等理论体系,重新解读文学经典,尝试品读新人新作,引介国外文学文化理论研究领域的新思潮、新方法,使文学教学与研究历久弥新。主要围绕英美文学中诸如福克纳、济慈、雪莱、阿诺德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经典解读与重读,在此基础上始终保持对外国文学领域涌现出的新作家、新作品高度敏感,及时向国内学界译介在具体的作品研究中,两位作者基于对大量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谋求新视角、新方法、新观点,不惟权威、不惧经典、不落新作,并结合文学教学实践拓展研究领域、夯实学科基础、深化文论认识,是我国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新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语言文化为切入点
  • 一 美国俚语与抽象名词的文化内涵
  • 1 数字86的动词用法溯源
  • 2 英语抽象名词的教与学
  • 二 西方文化的教与学
  • 西方文化教学:现状与反思
  • 三 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
  • 浅谈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 第二章 文本的细读、重读与比读
  • 一 诗歌细读
  • 1 《多佛海滩》:阿诺德的三次用典
  • 2 《美杜莎》:女性形象与革命意识
  • 3 《雷丁监狱之歌》:一曲三面
  • 二 小说细读与重读
  • 1 《女房客》:框套叙事与性别越界
  • 2 《大地》:土地意象与女性身体
  • 3 《喧哗与骚动》:重释伊甸园神话
  • 4 《马人》:向死而生
  • 三 戏剧与短篇故事细读
  • 1 《看管人》:三个男人一台戏
  • 2 《德西蕾的孩子》:宗教外衣与种族政治
  • 四 文本比读
  • 重塑南方女性:论吉尔克里斯特对福克纳的改写
  • 第三章 文本外部研究
  • 一 海洋文学与帝国意象
  • 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大海边的缪斯
  • 2 英国海洋文学:想象的殖民地
  • 3 《金银岛》:海盗形象与帝国意识
  • 二 济慈的肺结核与勃朗特的笔名
  • 1 济慈诗歌:肺结核意象三重义
  • 2 笔名的力量
  • 三 网络女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1 网络女性主义的滥觞
  • 2 木子美、高唐神女与网络女性主义
  • 3 影像与暴力
  • 4 女性主义艺术的三朵奇葩
  • 第四章 英语文学译介
  • 一 贝里尔·弗莱彻的译介与浅释
  • 1 御用女裁缝
  • 2 弗莱彻的女性主义叙事艺术
  • 3 《铁嘴》:史诗框架与女性意识
  • 4 《铁嘴》:双重意识与性别符码
  • 二 福克纳初入中国及其非线性艺术叙事
  • 1 福克纳译介在中国的发生
  • 2 福克纳:非线性艺术叙事的艺术
  • 三 文坛新秀、新作与新声
  • 1 《时代》2008年度人物中的作家
  • 2 西德尼·谢尔顿:“故事大王”的传奇人生
  • 3 阿迪切:尼日利亚内战史诗的谱写者
  • 4 卡勒德·胡赛尼:揭开阿富汗的苦难面纱
  • 5 大卫·康斯坦丁:现代“奥德修斯”的释惑者
  • 6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近作《千金宝贝》
  • 四 译文
  • 父亲的眼泪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