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林毅夫作品,纵论中国经济,解读十四五双循环等热点,清晰把握未来趋势。

内容简介

中国已进入第二个一百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当在哪些方面发力?

作者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有年均8%的增长潜力。这个判断的背后,是作者对当下中国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底气的认知。

中国如何继续后发优势?新工业革命中国又应当如何参与并引领?如何理解双循环和新发展格局?如何通过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疫情突发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林毅夫教授从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落脚,分析了中国的发展经验及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启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金融如何推动增长、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前景等,都做了深度解读,让企业、政府、个人,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未来趋势。

目录

  • 版权信息
  • 代序 经济学家别辜负中国这个研究富矿
  • 第一章 中国成就来自何处
  • 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复兴
  •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 为什么中国在1978年之后蓬勃发展
  • 为何中国在1978年之前发展缓慢
  • 为何其他转型中国家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
  • 中国为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
  • 中国是否还有快速增长的潜力
  •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何来
  • 回望中国民企发展40年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
  • 双轨制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面临障碍的重要原因
  • 民营经济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
  • 第二章 中国发展的启示
  • 中国发展带来的几点启示
  • 发展中国家可以向崛起的中国学什么
  • 中国经验有助于世界消除贫困
  • 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奇迹
  • 中国2025年将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 中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提出自己的理论
  • 政府有为要以市场有效为依归
  • 应协调体制差异释放粤港澳湾区活力
  • 面对贸易摩擦应有理有据,以战止战
  •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我们单方面的意愿
  • 第三章 中国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
  • 十九大后中国新发展理念解读
  • 新时代的内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五大类型的产业和创新
  • 创新和金融
  • 从70年发展看经济学理论创新
  • 中国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主流思路
  • 我国的转型经验和反思
  • 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何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造上苍白无力
  • 未来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方向
  • 新理论需立足于认清内生现象
  • 中国经济学家要有更大的格局
  • 中国经济学家要做政策研究,也要进行理论创新
  • 中国经济学家不仅要关心中国的事,也要关心世界的事
  • 第四章 如何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 为何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
  •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
  • 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
  • 为何要研究结构和结构变迁
  • 把结构内生化的重要性
  • 为何新结构经济学将要素禀赋作为内生化结构分析的核心自变量
  • 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研究
  • 经济发展
  • 经济转型
  • 经济运行
  • 怎么做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
  • 从现象出发,而非从理论模型或流行的研究方法出发
  • 秉持“常无”心态
  • 回归对现象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探索
  • 从特殊到一般
  • 把二维经济学变为三维经济学
  • 第五章 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看增长
  • 如何理解新结构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
  • 为什么要反思发展经济学
  • 回归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
  • 遵循比较优势
  • 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
  •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及其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经济学需要一场结构革命
  •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
  • 创新需与比较优势相结合才能推动可持续的发展
  • 经济发展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
  • 中国已经到了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阶段
  • “因势利导”与“反弹琵琶”并用,发挥成渝优势
  • 第六章 金融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 新结构经济学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金融结构不同
  • 早期金融结构应以地区性中小银行为主
  • 金融创新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个层次的七大金融结构性矛盾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间接融资内部的结构矛盾
  • 小微企业与银行业组成之间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金融产品之间的结构矛盾(利率市场化矛盾)
  • 直接融资内部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债权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高质量发展与股权融资之间的结构矛盾
  • 我国现阶段各地区的金融结构矛盾
  • 因地制宜地落实国家制定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
  • 第七章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历史必然
  • 新发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赢的战略选择
  • 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之选
  • 国民经济循环存在的堵点和淤点
  • 深化改革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 追赶发达国家,我国存在的优势
  • 双循环提出的深意与落实中的关键点
  • 提出双循环的短期原因与深层考虑
  • 国际循环跟过去一样重要
  • 怎样才能真正循环起来
  • 中国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引领新工业革命
  • 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 中国引领新工业革命的可能性
  • 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十四五”当迈向更高处
  • 当前形势下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判断
  • 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摩擦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中美摩擦为何愈演愈烈
  • 中国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 经济结构转型与“十四五”期间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各地经济
  • “因势利导”和“反弹琵琶”
  • 在“十四五”期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 保持发展定力,实现逆势增长
  • 发挥制度优势,实现稳步增长
  • 不确定性环境中的确定性选择
  • “六稳”“六保”的关键是保就业、稳增长
  • 改革红利与人口红利会永远存在
  • 发展以内循环为主体,但不能搞孤立经济
  • 激励企业实现绿色工业化
  • 第九章 全球合作带来共赢
  • 世界经济新动向
  • 新形势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 疫情下的全球经济及中国应对
  • 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挑战
  • 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
  • 对完善全球治理的思考
  • 中国经济与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中国经济70年:从贫穷到领先世界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为何能奇迹式增长
  • 中美贸易格局为何发生巨变
  • 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为何仍能每年平均增长6%
  • 我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三点看法
  • 观点一:贸易是互利双赢的
  • 观点二: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 观点三:绝不会牺牲中国的发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