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化的转向》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研究进展。

内容简介

《文化的转向》一书的学术价值和新颖之处在于,集中分析和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文化哲学转向,特别是关注到了国内研究还比较缺乏的英国新左派的“文化研究”和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进展,并且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尝试及其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出版说明
  • 导言 构建一种文化的总体性辩证法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逻辑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文化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
  • 第二章 历史主动性的哲学反思
  •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卢卡奇与总体性范畴的确立
  • 第三节 葛兰西对领导权问题的探索
  • 第四节 布洛赫为“乌托邦”的辩护
  • 第三章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
  • 第一节 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
  • 第二节 阿多尔诺的“文化工业论”
  • 第三节 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
  • 第四节 弗洛姆的整合主义人性论
  • 第五节 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 第四章 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
  • 第一节 萨特的辩证历史人学
  • 第二节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解读
  • 第三节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 第四节 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
  • 第五章 新左派与文化研究
  • 第一节 英国新左派的理论任务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总体性方法论
  • 第三节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
  • 第四节 霍尔的文化研究范式理论
  •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文化政治
  • 第一节 鲍德里拉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二节 伊格尔顿的文化批判理论
  • 第三节 杰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
  • 第四节 拉克劳与墨菲:多元主义的政治逻辑
  • 主要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术语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