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敏捷管理运营体系重要性,本书分享实践经验及案例,助力企业成功实施敏捷。

内容简介

敏捷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但它已经成为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科技商业时代的主流管理运营体系。如果一个企业还没开始拥抱敏捷并付诸实践,那它很快就要被淘汰了!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大多是如何让敏捷落地,如何把敏捷带给整个企业。本书并不是敏捷方法教授的纯理论书,我们只是把5年敏捷转型中趟过的那些坑,吃过的那些亏,流过的那些泪……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出来,送给那些已经开始尝试敏捷但可能遇到一些问题的人,以及虽然没有开始但已经跃跃欲试开始敏捷实践的人。

目录

  • 封面
  • 作者简介
  • 版权页
  • 推荐序
  • 作者团队介绍
  • 前言
  • 目录
  • NO.1 理念篇
  • 第1章 新东西,一个思考
  • 1.1 初识敏捷,从零开始
  • 1.1.1 敏捷是什么
  • 1.1.2 Kanban是什么
  • 1.1.3 玩转Scrum
  • 1.1.4 量体裁衣Kanban vs Scrum
  • 1.2 敏捷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 1.3 Be Agile,Not Do Agile
  • 1.3.1 改变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 1.3.2 敏捷变革的10个小套路
  • 1.4 一步步来,敏捷就不会远
  • 1.4.1 一个Scrum Master的成长札记
  • 1.4.2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Product Owner
  • 1.4.3 缔造最佳敏捷实践团队
  • NO.2 团队篇
  • 第2章 如何组建高效的小团队
  • 2.1 小团队,公司组织的未来
  • 2.2 组建小团队,你可以这么玩
  • 2.3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2.3.1 沟通快——开会那些事儿
  • 2.3.2 协作快——协力致胜,团队为赢
  • 2.3.3 速度快——自动化让团队飞
  • 2.3.4 学习快——组建学习型团队
  • 2.3.5 成长快——敏捷开发的持续改进与变革
  • 2.4 Scrum of Scrums
  • 2.5 高效跨团队合作,不是梦
  • 第3章 打造幸福的小团队
  • 3.1 幸福满满的团队成员
  • 3.1.1 从团队成员的视角看敏捷
  • 3.1.2 与团队共成长——产品新兵成长记
  • 3.1.3 “十分感谢”——让大家都成为“小太阳”
  • 3.2 幸福指数爆表的团队会议
  • 3.2.1 不一样的回顾会——让团队都有所收获
  • 3.2.2 碳酸分享会——让团队都融入其中
  • 3.3 让团队更加幸福
  • 3.3.1 如何培养团队目标感——让团队更优秀
  • 3.3.2 持续优化——让团队更出色
  • 第4章 极致敏捷的小团队
  • 4.1 业务连年N倍增长背后,有哪些创新的管理方法
  • 4.1.1 创新的组织结构:OK制
  • 4.1.2 高效的运营管理:OKR
  • 4.1.3 创业型激励机制:投名状
  • 4.1.4 人才培养和管理:黄埔训练营
  • 4.1.5 文化塑造和改造:管理层理念革新
  • 4.2 看CEO如何实现一个小目标
  • 4.2.1 OK制基本运营思路
  • 4.2.2 首先要有个大目标
  • 4.2.3 数学分析决策模型在MTP与OKR的应用
  • 4.3 中层管理者如何看待OKR
  • 4.3.1 OKR与Project
  • 4.3.2 OKR在租车团队的实践
  • 4.3.3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 4.4 一线经理的OKR实战
  • 4.4.1 OK制是“两个人”的事,OKR是“一群人”的事
  • 4.4.2 完成不可能目标的可行方案
  • 4.4.3 OKR在汽车票数据系统的实践
  • 4.4.4 从坚强后盾到挑战创新——测试团队OKR实践
  • NO.3 技术篇
  • 第5章 效率为王,唯快不破
  • 5.1 闪电交付
  • 5.1.1 持续集成,让团队没有难集成的代码
  • 5.1.2 后台应用持续交付实践
  • 5.1.3 一步一步迭代出无线持续交付平台
  • 5.2 敏捷运维
  • 5.2.1 运维工作流平台的演进之路
  • 5.2.2 SWAT 团队,排障有我
  • 5.3 沟通有术
  • 5.3.1 DevOps,开发和运维终于在一起了
  • 5.3.2 ChatOps,技术团队新的沟通方式
  • 5.3.3 打造一站式项目管理平台,助力研发效率提升
  • NO.4 产品篇
  • 第6章 用敏捷思维做大产品
  • 6.1 小产品如何做大
  • 6.1.1 自上而下的产品,如何快速实施做大
  • 6.1.2 打配合战的产品,如何快速上线做大
  • 6.1.3 自下而上的产品,需求的提出与推动
  • 6.2 大产品管理之道
  • 6.2.1 产品价值模型演化和实例
  • 6.2.2 委员会机制
  • 6.2.3 履带式行走
  • 6.2.4 跨部门大产品的推动心得
  • 6.2.5 跨公司产品管理
  • 6.3 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
  • 6.3.1 创新工场——创新项目从创意到落地
  • 6.3.2 创新工作坊
  • 6.3.3 创新产品持续迭代之路
  • 6.3.4 小诗机,大创新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