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0种新型针灸方法详述,适应证和禁忌证全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载述新型针灸方法共10种,有薄氏腹针、耳针、浮针、靳三针、平衡针、头针、腕踝针、醒脑开窍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论述了各种针法的定义、理论渊源、作用原理、穴位分布、操作技术、临床应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目录

  • 版权信息
  • 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术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薄氏腹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穴位
  • 第三节 针刺手法
  • 第四节 临床应用
  • 第二章 耳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耳穴
  • 第三节 选穴原则
  • 第四节 操作方法
  • 第五节 临床应用
  • 第六节 常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 第三章 浮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操作方法
  • 第三节 临床应用
  • 第四节 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 第四章 靳三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靳三针”处方及临床应用
  • 第五章 平衡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穴位及针刺方法
  • 第三节 操作方法
  • 第六章 头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穴位定位与主治
  • 第三节 操作方法
  • 第四节 临床应用
  • 第五节 注意事项
  • 第七章 腕踝针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分区与主治病症
  • 第三节 进针点及其适应证
  • 第四节 操作方法
  • 第五节 临床应用
  • 第六节 不良反应
  • 第八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穴位、主方组成和针刺方法
  • 第三节 注意事项
  • 第九章 穴位埋线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穴位及取穴特点
  • 第三节 操作方法
  • 第四节 临床应用
  • 第五节 常见病症的治疗
  • 第六节 埋线后的反应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 第十章 穴位注射疗法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注射工具及常用药物
  • 第三节 操作方法
  • 第四节 临床应用
  • 第五节 常见意外情况及其处理和预防
  • 附录一 常用穴位定位简表
  • 附录二 常用穴位定位简图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