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13千字
字数
2017-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沈从文的叙事艺术探析:突转、乡土、音乐、土改。
内容简介
沈从文是一个叙事艺术大师。肖太云*的《沈从文叙事艺术研究》从突转叙事、乡土叙事、音乐叙事、土改叙事四个方面来探析沈从文作品的叙事艺术。突转叙事是沈从文前期小说的一种重要模式,以“死亡”的“突转”为其特色.渗透他的人生体验,寄寓他对生命形式的思考。乡土叙事是沈从文的叙事姿态和叙事话语,体现一种背向历史的价值取位和反思启蒙的寻根立场。音乐叙事是沈从文创作的有意诉求。音乐施与作家的人生以重要影响,也使他的作品从讲述方式、叙述结构到创作语言等方面濡染浓厚的音乐特质,具有音乐性美感。土改叙事是就沈从文1951年冬到1952年春的四川内江土改之行进行解析。川行土改之行是沈从文的寻梦之旅,疗伤之旅,亦是他的改造之旅,自赎之旅。川行土改书简是沈从文个体生命的证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
- 前言
- 第一章突转叙事:沈从文小说叙事的重要模式
- 第一节 突转叙事的数量统计与发展轨迹
- 第二节 突转叙事的小说分类
- 第三节 突转叙事的审美效果
- 第四节 突转叙事的原因与内蕴
- 第二章乡土叙事:沈从文、汪曾祺的叙事比较
- 第一节 叙事姿态:边缘取位
- 一 边缘心态
- 二 边缘视角
- 第二节 叙事话语:关注乡村
- 第三节 叙事时间:时空体、时态、时间刻度
- 一 对“边城”“大淖”等时空体的破译与解读
- 二 永远的现在时——时态的非原生性选择
- 三 时间人文化——对独特时间刻度的选择
- 第四节 叙事结构:“前—后故事场”、结构势能
- 一 “前—后故事场”的对比设置
- 二 对结构势能的看重与精心设置
- 第三章音乐叙事:沈从文创作与音乐的因缘
- 第一节 音乐与沈从文人生之关系
- 一 音乐富于幻想的气质给予沈从文出走湘西、走向文学创作之路的影响
- 二 20世纪40年代沈从文陷入“抽象”的“泥淖”时,音乐带来的施救力量
- 三 在1949年沈从文精神濒临崩溃时,音乐施与他的巨大疗救作用
- 第二节 叙述方式上的音乐性特征
- 一 流动的叙述角度
- 二 进程中的人事叙述、开放式的结尾设计
- 三 音乐般的节奏安排
- 第三节 叙述结构上的音乐性特征
- 一 复调式的作品设计
- 二 奏鸣曲式的艺术结构
- 第四节 创作语言上的音乐性特征
- 一 用字遣词具有动感与乐感
- 二 短语运用突出对称感、节奏感
- 三 句式选择体现鲜明的节奏感、旋律美
- 四 组段成篇富于节奏美、旋律美
- 第五节 作品中的民歌元素
- 一 巫歌
- 二 山歌
- 三 小调
- 四 劳动歌曲
- 五 风俗歌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土改叙事:土改与沈从文的人生转向
- 第一节 1951年的土改书写及特征
- 第二节 与土改伴行的思想改造分析
- 第三节 1951年土改之行于沈从文生命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